高素质服务型人才是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旅游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旅游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服务型人才素质的要求,根据旅游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选择正确的途径培养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在通常情况下,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基本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第一,把旅游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服务型人才,作为高素质服务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而且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旅游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把旅游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旅游服务的技能和本领,又注重旅游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为什么要“这样做”,解决旅游服务过程中“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为学生掌握娴熟和精湛的技能提供知识支撑。同时,掌握了旅游基本理论知识,能为学生未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提供理论和知识的支撑,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
第二,把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旅游产业既是一个经济产业,又是一个文化产业。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型人才,作为高素质的旅游服务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而且需要掌握一定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旅游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把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而且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深刻,会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这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www.zuozong.com)
第三,把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来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游客,不同的游客性格、习惯、需要都不会完全相同。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要满足游客各种不同的需求,不仅需要旅游服务人员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而且要求旅游服务人员掌握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这就要求旅游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把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注重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既为学生今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根据专业特点,有序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服务型人才的模式。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况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分为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高星级酒店运营管理、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有序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的研究,解决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提高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在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