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核心是对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化,并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出于缓解就业压力和活跃城乡市场的目的,先允许个体经济,继而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把它们定位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同时允许外资的进入,以弥补资金缺口和引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从而开启了中国所有制结构发展演变的序幕。党的十五大实现了所有制理论质的飞跃,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论断,围绕这一论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政治经济学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原则,主要包括: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发展了所有制理论,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随后“两个毫不动摇”一再被重申,从来没有动摇过,并相继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的新历史条件,所有制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等。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原则,澄清了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模糊认识,指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22],巩固和发展了已有理论成果。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形成了线条较为清晰的所有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所有制理论基础。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下降了,但主体地位没有变,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优质资产。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值、投资、就业、税收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创新重要性凸现,消费个性化增强。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所有制基础。(www.zuozong.com)
第一,科学认识和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从产值、就业、税收等指标看,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占数量优势,人们因此担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为我们科学认识公有制主体地位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规律来科学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时俱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需要有量的规定性[23],但更重要的是质的规定性,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主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构成国民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基本框架上。具体来说,就是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主要分布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基本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骨架,再通过市场经济的渗透、放大和影响作用,成为覆盖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普照的光”[24]。
第二,科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不能再将非公有制经济以及中小企业与落后生产力联系在一起。[25]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扩大往往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不再是向生产大型化的单一方向,而是向大、中、小型化多方向并进。灵活运用现代技术,中、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完全可以成为容纳和利用现代生产力的企业组织形式。不仅如此,中小企业甚至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需要基于“多样性”来理解非公有经济存在的理由。多样性是适应经济复杂性、克服不确定性、激发创新活力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条件。“现代经济依靠社会的多样性实现繁荣。……经济活力还取决于企业家的多样性[26]。”因为,一个社会的创新意愿和能力都与多样性密切相关,金融家、企业家、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组织形式、社会财产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第三,进一步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各种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而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存在形式。科学认识股份制的性质对于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对股份资本的论述可以给我们重要的理论启迪。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27]。恩格斯则指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28]马克思、恩格斯尚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股份资本带有“社会资本”和“联合生产”的性质,那么,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股份资本必然会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社会资本”和“联合生产”的性质,而成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或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相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