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与大企业或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使其在会计人才需求方面也存在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如下。
(1)财务会计核算运行与制度规范有较大差异。中小企业业主对会计工作的无知和误解以及部分数业主的独断专行,导致企业的内部核算和内部控制混乱,也干扰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制度规范有一定差异和背离。其主要问题在于会计核算的反序运行,即以税定账、以税建账、无账运行或套账运行等等,表现为企业各种财务制度的残缺不全或选择性设置。从微观上讲,造成会计信息披露难以客观、公正;从宏观上讲,使国家难以全面真实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税务负担,就难以制定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政策。
(2)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债务、内务等方面的关系。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和实务中存在“三个密切关系”。
1)与税务部门的关系是无法割离的,这使企业的财务会计需要有更多的应税方法和处理技巧。
2)与债务方也存在着理不清的密切关系,除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官方”债务关系外,还有与各种信用机构或组织的“半官方”关系,以及广泛存在的内外部的民间借贷和私募所形成的债务关系,处理、协调好这些债务关系委实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具有“特殊才能”。(www.zuozong.com)
3)与内部管理和利益方的无法割离的关系,与一般股份制企业不同,甚至与国有、集体企业不同,很多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内部权力结构、外部关系等方面存在大量的利益及其博弈关系。“利益方”关系的存在使企业财务会计在真实信息、会计处理、收益分配、支付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特殊的内容和方法。这是会计人员在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的。
(3)资金运行和财务会计管理高度统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采取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形式,这些企业一般仅有一个(或家族)业主,其组织结构简单,业主往往具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同时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而使得以股权广泛分散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代理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集中,导致“会计乃工具”成为在中小企业中的管理层看待会计人员的一致态度和普遍现象,也成为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主要制度原因。中小企业资金运行和财务会计管理的高度统一,为企业业主的不规范会计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成本费用分布不均和企业负担沉重。一方面,为应对狭小的市场规模和有限的生产规模,中小企业会不断压低生产运作成本,缩减相关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融资渠道,造成企业融资成本费用很高。此外,企业社会负担沉重,尤其是资本积累被大量耗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扩大再生产,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与一股大中型企业相比,迫切需要解决三个“素养”问题,即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各种财会业务岗位甚至超出财会业务的岗位的职责和能力集于一身;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既要适应和正确处理各项企业事务又要忠实于企业运行的实际,既要对老板忠诚又要对其施加影响,既要服从又要具有公正的双重责任;会计人员的“全能”素养——即应对税务、债务、内务、业务的全方位能力,既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才能又要有灵活与规范的技巧;既要有应对各种日常的会计、管理、核算、信息报告分析等的业务能力,又要有灵活处理小而杂、少而怪的业务事项的本领。这就是中小企业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