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设首都副中心之后,通勤量将与日俱增,交通基础设施的缺口将更加凸显。首先是副中心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不足。轨道交通仅有6号线和八通线,未来仅规划7号线连接新城南部地区。随着副中心的发展,反方向出行大幅增加,目前的“潮汐交通”有变为双向拥堵状态的可能。通州公交场站按规划实现率低,且多为首末站,目前还没有一个交通枢纽建成。从线路和站点来看,区域公交覆盖率有待提高,特别是缺乏微循环公交的布设。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是各地屡试不爽的定律。通州原有路网规划实现率仅为55.57%,尤其是次干路的规划实现率仅为36.81%。轨道交通6号线和八通线满载率在130%以上。在建设首都副中心之后,通勤量将与日俱增,交通基础设施的缺口将更加凸显。
首先是副中心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不足。目前副中心与中心城主要联系通道有“三快速两主干”,分别为朝阳北路、朝阳路、京通快速路、广渠快速路、京哈高速。但是,整体运力仍然明显不足,高峰期拥堵严重。轨道交通仅有6号线和八通线,未来仅规划7号线连接新城南部地区。随着副中心的发展,反方向出行大幅增加,目前的“潮汐交通”有变为双向拥堵状态的可能。
其次是副中心内部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不合理,主要道路和节点拥堵严重。区域内东西向道路较多,由于河道和铁路的阻隔,缺乏贯通性的南北向道路,目前仅有六环路和通顺路作为南北向主要过境通道。此外,断头路多(南北向干道),次干路和支路比例明显不足,微循环不畅。(www.zuozong.com)
最后是公共交通接驳差,换乘距离长。副中心内部出行公共交通仅占15%~25%,对外出行公共交通仅占25%~35%。这与公共交通接驳差,换乘距离长不无关系。通州公交场站按规划实现率低,且多为首末站,目前还没有一个交通枢纽建成。从线路和站点来看,区域公交覆盖率有待提高,特别是缺乏微循环公交的布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