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加强企业库存现金管理?

如何加强企业库存现金管理?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库存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建立了库存现金管理的相关制度,以保证其安全。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库存限额一经核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任意超过,超过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补足限额。

如何加强企业库存现金管理?

现金管理作为出纳具体工作事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减少出纳工作的失误,提高出纳工作的效率

现金从理论上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现金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硬币、纸币,即由企业出纳人员保管作为零星业务开支之用的库存现金。广义现金则应包括库存现金和视同现金的各种银行存款、流通证券等。本项目所采用的是狭义的现金概念,即库存现金,指存放在企业并由出纳人员保管的现钞,包括库存的人民币和各种外币,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性资产。加强库存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建立了库存现金管理的相关制度,以保证其安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允许企业使用现金结算的范围

根据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的规定,企业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

(1)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包括稿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属于上述现金结算范围的支出,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向银行提取现金支付,不属于上述现金结算范围的款项支付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www.zuozong.com)

2.库存现金的限额

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出按规定允许留存的现金的最高数额。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其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远离银行或交通不便的企业,银行最多可以根据企业15天的正常开支需要量来核定库存现金的限额。正常开支需要量不包括企业每月发放工资和不定期差旅费等大额现金支出。库存限额一经核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任意超过,超过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补足限额。

3.现金收支的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现金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关于各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规定,办理有关现金收支业务。办理现金收支业务时,应当遵守以下几项规定:

(1)企业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2)企业支付现金,可以从本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企业应定期向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

(3)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4)企业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5)不准用不符合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白条顶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准保留账外公款,不得设置“小金库”等。银行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企业,将按照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处罚。

4.库存现金的会计处理

为了总括地反映企业库存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库存现金”总账账户,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该账户借方登记现金增加额,贷方登记现金减少额。每次收付现金后,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每日终了,应分别计算出现金收入及支出的合计数,并结出每日余额。余额结出后,由出纳员盘点现金实有额,核对账实是否相符。

现金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所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现金管理水平,才能合理控制营运风险,提升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如果企业忽视了现金管理,导致现金短缺,就会使企业的财务难以为继,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