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清楚一个观点:建设家风不是为了把家搞得“花团锦簇”,而是为了家族昌盛和家族企业的生生不息。我们以三星集团为例,解读家风在家族和企业中的两种作用。
1.梳理既有物质条件和思想现状
这是家风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恰恰是比较重要的准备梳理工作,却被很多家族企业忽视,这是推动家族企业家风产生的重要孵化器。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和岁月的洗礼,能够让一个家族在历史洪流和历史抉择中展露出自己的气质,但是通过系统的梳理能够提早明确家族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首先,尽可能多地列出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解决办法;其次,因为家风具有导向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企业战略的实施需要家风的支持,但是前文中提到家风又有着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家风建设必须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最后,家族企业中的家风是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的综合体,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影响。然而,家风又是家族企业基本特点的体现,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精神和风格的具体反映,以及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异质化特征。
2.培养选拔“先驱者”,契合企业特色
这种人物的出现是一个企业的幸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种人物本身就带有十分明确地企业特色,并且会把这种特色发扬光大。就像李秉喆之于三星,李文达之于李锦记,老梅耶之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家风是一种文化,而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羁绊于利益,龃龉于习俗。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一些人能首先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先驱者”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才能形成企业新的文化。
这种核心人物其实不是找寻来的,甚至也不是培养出来的,颇有一点“天选”的味道。这种人物一旦出现,就需要赋予他相当的权力,树立个人权威,甚至把他打造成企业的榜样,再将他与企业特色融合,使员工在接受他的时候,也把企业特色如春风化雨一般浸润到心中。至此,家风的建设才算打下了初步基础。(www.zuozong.com)
3.付诸文字,设立奖惩
在上一个阶段,家风建设还是依靠核心人物的个人魅力,让员工接触并认同,但仍然只是作为一种隐性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在意识中流淌,有点类似于“道德”。正如前文所讲,家风的表现形式是“家规、家训、家法”,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是将大家心中约定俗成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述出来,并且进一步明晰,使之边界清晰,不存在“似可似不可”的灰色地带,这有利于员工执行。
必须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保护家规、家训,使之不沦为一纸空文。
4.深入员工,获得认同
家族企业是由家族成员和企业成员组成的,整个家风建设的最终完成标志就是他们从心眼里认可并从行动上执行这个理念,因此员工的整体愿望至关重要,也只有把员工的整体愿望放进考虑范围,而不是让他们被动接受,才能确保家风建设的成功。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意志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以及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但是在一个企业内,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一部分,就要尽可能地在企业范围内舍弃一部分个性,谋求共性。所以,群体越多样,建立共识就越重要。
家风建设尤其需要这种共识,家风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成员倡导的价值标准不断被认同、内化和自觉实践的过程。所以,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认知体系来加深这种认同,比如通过宣讲、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员工建立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