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拥有刀的人”和“握刀的手”

“拥有刀的人”和“握刀的手”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股票持有人就是股东,股东选举董事会,董事会聘用管理层。“握刀的手”不再属于那个“拥有刀的人”。尽管如此,王永庆及其家族成员在台塑集团内部仍占到28%的份额。长庚医院有15名董事,王氏家族最多占据五个席位,其他则由社会贤达人士或者专业人士担任。

“拥有刀的人”和“握刀的手”

“我的公司不归我管”,这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是很难想象的。

但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道夫·贝利就明确指出了西方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并加以阐述。他指出:“公司制度的兴起,以及伴之而来的由于工业在公司形式下的集中而产生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乃是20世纪中头一个重要变化。”

公司股票持有人就是股东,股东选举董事会,董事会聘用管理层。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股东变动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行,因为公司的日常管理不是股票持有者直接进行的;二是股票持有者不必承担管理职责,但是有间接管理的权力。

“握刀的手”不再属于那个“拥有刀的人”。

洛克菲勒家族是这么干的,王永庆也是这么干的。家族成员只拥有经营权,还不是全部的经营权,而所有权更是不属于全体成员,所以王永庆死后不论是大儿子还是私生子闹得再沸反盈天,也基本不影响公司运作。

那么王永庆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1)家族经营

毫无疑问,在创业初期,一手包办了台塑集团的王永庆及家庭成员在集团内部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股权的高度集中有利于王永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如臂使指地调转企业运行的方向,因为企业还是一叶扁舟的时候,任何风浪都会让小船有覆灭的危险,这时候船长的能力至关重要,船长的权威也不容挑战。而且族人掌握股权也有利于企业利益与家族及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家族掌权的弊端也慢慢凸显,王永庆不断引进合作伙伴,稀释股权。尽管如此,王永庆及其家族成员在台塑集团内部仍占到28%的份额。

不光在股权上,在经营上,王氏一族也占了台塑集团半壁江山。首先说王永庆的弟弟王永在,他做了“经营之神”一辈子的影子:王永庆做了一辈子的董事长,王永在则做了半辈子的总经理;王永庆的大弟因肺结核死去,王永在这个二弟从王永庆创立米店开始就跟随在他身边;王永庆的车牌号是0001,王永在的车牌号是0002。

不光是兄弟,王永庆和王永在兄弟也是多妻多子,他们打破了那个时代女性不参与公司管理的惯例,让女儿们都接受高等教育和西方教育,进入公司管理系统,而且还把女婿也招进集团内部。至于儿子们,除了王永庆的大儿子王文洋因为婚外情事件被逐出台塑,其他都在台塑集团内部担任重要职务,如王文渊任台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潮任台塑石化总经理。

(2)群体决策

2008年,王永庆去世。王永庆的生前谈话中关于接班有以下信息:实行群体决策,但不排除有一个核心人物;谁接班看才能,并不固定说非要是儿子或者女儿,外来人也是可以的;接班是一个自然过程,不必刻意安排。

事实证明,台塑的接班基本是按照他的设想进行的。因为台塑集团体量太过庞大,第二代中缺乏能一呼百应的领军人物,于是王永庆采用了集体决策这种形式。其实台塑集团内部向来不缺乏集体决策的基因,20世纪70年代,王永庆就建立了“幕僚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指挥中心,庞杂而又繁复的台塑系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而中央集权就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幕僚系统”就是这个大脑。

以前大脑的最核心是王永庆,现在最顶层变成了“七人决策小组”(2011年,七人决策小组扩展为九人)。这七个人中,有王永庆这一脉的王瑞华(时任台塑副总裁)、王瑞瑜(时任台塑总管理处副总),有王永在一脉的王文渊(时任台塑总裁)、王文潮(时任台塑石化董事长),还有台塑集团的老臣李志村(时任台塑董事长)、杨兆麟(时任总管理处总经理)、吴钦仁(时任南亚董事长)。(www.zuozong.com)

这一份名单相当巧妙,不光有二代,也有老臣,这就让台塑集团不只是单纯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加入就像给台塑这辆高速前进的列车装上了避震器,大大减少了车子倾覆的危险。

(3)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王永庆在1976年一手创办了台湾长庚医院,这不仅是痛心于台湾医疗环境的恶劣——收红包、摆臭脸、乱收费,也感念于当年在疾病中挣扎的父亲。

长庚医院的作用不止看病救人。

王永庆把台塑集团控股母公司的控制股权转入长庚医院,由一个医院控制一个集团,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因为长庚医院是由慈善性质的基金会管理的,也就意味着集团的收益不能拿来分红,必须用于再投资或者做慈善,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子女觊觎集团资本的野心。

其实,这不仅是王永庆的睿智选择,他也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

第一,台湾的遗产税非常高,基本能达到一半,也就是说王永庆的台塑集团要砍掉一半上税,这对整个生产体系的破坏是视台塑为亲生子女的王永庆不能容忍的,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便他愿意给,他的子女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接受。

第二,王永庆摆在台面上的妻子有三个,但是不论是港台剧还是现实中死后争产的戏码向来不缺,王永庆死后果不其然有一个女人跳了出来宣称是王的第四房,而且还有三个孩子。算上这几个蹦出来的私生子,有家产诉求的有十几个人,如果真的分掉的话,台塑转瞬间就不存在了,况且不见得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满意,毕竟老祖宗早有至理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三,石化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当生活水平不高时,各方面对于环境问题还没那么大的关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青山绿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王永庆活着时,就已经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了,最典型的就是台湾宜兰建厂事件,因当地民众的抗议而流产。如果台塑集团在家族手中,那么污染这顶帽子也能把台塑压垮——虽然台塑已经在污染方面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金钱。

接着前面说,那么这个基金会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和台塑集团一样,也是集体领导。长庚医院有15名董事,王氏家族最多占据五个席位,其他则由社会贤达人士或者专业人士担任。也就是说,王氏家族想把持基金会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变得很困难。

王永庆曾说过:“财富虽然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人经由各自努力程度不同,在其一生中固然可能积累或多或少的财富,然而当生命终结、辞别人世之时,这些财富将再全数归还社会,无人可以例外。”

王永庆把财富聚集之后,又还给了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