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学天才少年:受灌顶的成长历程

儒学天才少年:受灌顶的成长历程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0年2月,王安出生在中国上海,他有五个兄弟姐妹,最小的王祺小了王安14岁。但是对中国人的性格有着深刻影响的那套注重实际的哲理——儒家思想,此时已经在小王安的心中生根发芽。由此可见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密切联系,王安自幼在王孙龙的熏陶下,不知不觉接受了大量的儒家思想。1936年,16岁的王安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之后,上海交通大学迁入法租界,获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学习环境。

儒学天才少年:受灌顶的成长历程

冰心先生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很多人喜欢谈论别人的成功,别人的荣耀与光鲜,却往往对别人成功之前的经历嗤之以鼻,一些人有“造神”的传统,他成功——他是伟人——因为是伟人,所以成功。对于成功之前是“人”的经历不关心,而成为“神”之后的经历,对他人而言却往往无太大益处。所以我将不吝笔墨对王安的早年个人经历做细细整理,由此处看王安早就确定了的一生的成功与悲剧。

1920年2月,王安出生在中国上海,他有五个兄弟姐妹,最小的王祺小了王安14岁。王安出生于战火纷飞时代的中国,虽然后来的事业也是移民美国之后才有起色的,但纵观王安一生,骨子里浸润的儒家思想支配了他的一生,而这是汉堡可乐无法填充起来的。(www.zuozong.com)

王安的中国文化启蒙老师是他的祖母,一个较真且絮叨的慈祥老太太,她拿出老太太特有的絮叨和祖母特有的慈祥,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小王安讲解中国文化,虽然那时的小王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关心完课后的糖果是哪种口味。但是对中国人的性格有着深刻影响的那套注重实际的哲理——儒家思想,此时已经在小王安的心中生根发芽。

王安的父母属于知识分子,父亲王孙龙是英语老师,中医是他的兼职,并且还利用闲暇时间治病救人。俗语有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由此可见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密切联系,王安自幼在王孙龙的熏陶下,不知不觉接受了大量的儒家思想。

我为什么如此不厌其烦地叙述王安学习儒学的经历,是为了说明“王安虽然移民美国,但思想还是中国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中国人”这套理论,来满足狭隘民族主义者的自尊心吗?并无此意。王安也多次说过儒学对自己的巨大影响,这里介绍他接受儒学思想的经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在人生的节点上为什么选择这样或者那样——尽管这些选择在常人看来有点难以理解。

王安在自传《教训》中写道:我感到对经营事业的成功颇为重要的那些特性或者原则——如节制、耐心、权衡和简单明了——有许多从精神实质来说都带有儒家思想的色彩;同样,我相信通过为自己所属的社群服务可以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的看法实质上也属于儒家思想。

而这只是他意识到的,在更深的层面,儒家思想在潜意识里也固执而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当然,不只是好的一面——比如他一直坚持的“家天下”思想。

1936年,16岁的王安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之后,上海交通大学迁入法租界,获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学习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