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转让、国有资产租赁、特许经营权的出让作为国资监管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三自一体”“管、监、办”不分的交易模式导致国有资产隐性流失,历来为人诟病。由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推动的涪陵区创新交易行为,在实践中探索阳光、规范、市场化的模式,为重庆市各项资源交易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为推进各项创新业务进场交易提供了最好例证。涪陵区基于“权力分治”的国有资产市场化招租监管模式,其成功实践具有以下启示:
1.以政策文件为创新业务进场保驾护航
区县创新业务拓展迟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难点在于没有形成政府主导的规范性文件,利益相关方不愿改变原有的交易格局,这就为包括国资租赁在内的各项资源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涪陵区单点突破,率先与联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地方性规章,要求土地合作进场,国资租赁实行公开交易,成功打破利益樊笼,使得涪陵创新业务进场得以快速顺利推进。
2.以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拓展创新业务(www.zuozong.com)
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效应,推动业务拓展创新是涪陵区成功实施国有资产市场化招租监管模式探索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启示。涪陵区内业主单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涪陵分所高度重视各类资源的保值增值工作,保持联动、密切配合,尊重市场规律,这是涪陵区创新业务拓展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3.以交易机构为纽带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主动与客户、监管部门对接,精简前期接件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严格执行职业操守,做好竞买人信息保密工作,在交易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子竞价功能作用,实现了各类资源较高增值,维护了交易所良好的形象,这是创新业务拓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