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有三种形态:
1)平衡,收支相等。
2)顺差(盈余),收入大于支出。
3)逆差(赤字),收入小于支出,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
2.国际收支平衡表
(1)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内,该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表,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具体要求是:
1)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
2)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
3)每笔经济交易同时分记有关的借贷两方,金额相等。
因此,原则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部项目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其净差额为零。
(2)内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三大项。
1)经常项目。用于统计商品、劳务和单方面转移等国际收支活动的项目。该项目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商品的进出口。它是经常项目交易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包括绝大多数可移动货物在跨国界交易中所有权的转移。
②劳务费用。
③单方面转移款项。主要包括移民转移款项、侨民汇款,政府无偿援助、赠款,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行政费用等。
2)资本项目。用于统计资本国际收支的项目,是与经常项目并列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主要包括资本和储备两项内容。
①资本。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还包括一些未列入上述两种投资内的其他资本交易活动,如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及存款等。其中,信贷的本金部分记入资本项目,而利息则记入经常项目。
②储备项目。它是一国用以平衡国际收支或对本国货币对外汇率进行干预的手段。储备项目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即一国官方持有的作为货币资金使用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如货币、存款、可转让或贴现的证券及其他债权等。
(二)国际贸易
1.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基础
国家间在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与效率、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
3.分类
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根据贸易品物质形态,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注意:货物的进、出口须履行海关手续,而服务贸易不经过海关。
4.贸易差额与宏观经济稳定
1)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对包括一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均带来巨大的利益。
2)在短期,贸易差额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总产出、就业及价格水平的稳定。如果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不相协调,则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或贸易严重失衡。
5.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差额
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余额。
概念分类:出口大于进口为贸易顺差(也称出超、贸易盈余);反之为逆差(也称入超、贸易赤字)。
6.净出口
构成开放的宏观经济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于国内需求与实际GDP的差额;也等于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
(三)国际贸易政策
1.概念
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2.国际贸易政策分类(表2-8)
表2-8 国际贸易政策分类(www.zuozong.com)
3.国际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表2-9)
表2-9 国际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
(四)国际资本流动
1.含义及分类
(1)含义 是指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做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
(2)分类 国际资本流动分类见表2-10。
表2-10 国际资本流动分类
2.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1)国际直接投资
1)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企业部门进行的投资,可以取得某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管理或控制权,或直接投资新建企业,是改变资源分配的真实资本的流动。
2)方式:
①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创办独资企业、设立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②与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共同投资,合作建立合营企业。
③投资者直接收购现有的外国企业。
⑤以投资者在国外企业投资所获利润作为资本,对该企业进行再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
1)含义。是指发生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活动,包括国际信贷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
①国际信贷投资:一国政府、银行或国际金融组织向第三国政府、银行、自然人或法人提供信贷资金。
②国际证券投资:以购买国外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为内容,以实现货币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投资活动。
(3)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国际证券投资只能获取债券、股票回报的利息和红利,对所投资企业无实际控制和管理权。
(五)汇率及汇率制度
1.概念、标价、分类及制度
(1)概念 汇率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也是一种资产价格。
(2)标价方法及类别(表2-11)
表2-11 标价方法及类别
(3)制度分类(表2-12)
表2-12 制度分类
注: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宏观经济政策与汇率制度 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受制于汇率制度的选择。
2.外汇市场
(1)概念 国际货币的交易场所,被称为外汇市场。汇率是由买卖外汇进行国际支付的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2)特征
1)竞争性市场。
2)国内和国外价格的连接器。
(3)参与者 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国际贸易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和各国的中央银行。各参与者特点如下:
1)商业银行作用突出,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是外汇市场的核心,银行间交易规模占到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的绝大部分。
2)中央银行虽然交易规模不大,但产生的影响很大,因为市场参与者会密切注意中央银行(官方参与者)的举动,从中获取可能影响未来汇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动向。
(4)汇率变动的原因 决定于该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从长期看,引起某种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包括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及增长表现、国际收支健康状况等。
短期引起汇率变动的关键因素是:各国利率的相对变动和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