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浦城四家老字号药铺:芝山堂、芝双堂、元大堂、元昌堂

浦城四家老字号药铺:芝山堂、芝双堂、元大堂、元昌堂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浦城文史资料》第五辑陈景清《忆浦城六所会馆》中“盱江会馆”的记录芝山堂咸丰六年,南城人单焕生与人合作,在蒲城开设“芝双堂”药店。20世纪20年代,单献廷在城关前街开设了一家分店,还在天长社弄新建一栋专门堆放药物的栈房。抗战期间,兄弟分家,长子单益之另创“元大堂”于城关添灯下,次子继续接受老铺子元昌堂。

浦城四家老字号药铺:芝山堂、芝双堂、元大堂、元昌堂

浦城文史资料》第五辑陈景清《忆浦城六所会馆》中“盱江会馆”的记录

芝山堂 咸丰六年(1856),南城人单焕生与人合作,在蒲城开设“芝双堂”药店。1861年,合伙人因回原籍,单焕生独资经营,改名“芝山堂”。当初经营范围不是很大,只是单焕生、单采三父子以及几名学徒经营,经过不断努力,父子家传了几十年。民国五年(1916),单采三去世,由其儿子单献廷执掌店务,他把业务继续做大,向云、贵、川、京、杭、粤进购道地药材,对药物炮制事必躬亲。他在店堂挂对联一副:“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他的各种饮片,膏丹丸散远近闻名。20世纪20年代,单献廷在城关前街开设了一家分店,还在天长社弄新建一栋专门堆放药物的栈房。批发经营区域扩至松溪、政和、龙泉、庆元、水吉、建阳、崇安等县,店员有20多名。从咸丰六年到1956年,芝山堂在蒲城整整经过了100年,在这家店铺培训出来的学徒有100多人,南城人吴家祥就是代表,他在20世纪20年代在县城街心开设“义生祥”,炮制有方,管理得法,是国药业的后起之秀,其兄弟吴家霖后来回到南城开业。解放后,芝山堂出来的黄炳亮被福建建阳地区评选为第一位制药师。

《浦城文史资料》第八辑伍常礼《赣籍商人在浦城》关于南城商人和中药业的记载

回春堂 是南城人黎忠勤咸丰末年(1861)创建的商号。回春堂的川附子、附片、十全大补丸很有名,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抗战以后,由其后代黎民望和姐夫章德宣掌管,业务不振,仅靠老招牌维持局面。(www.zuozong.com)

开泰堂 由南城人黄保和在1913年开设的商号。该店不仅对炮制精益求精,尤其宣传工作做得很好,为制“百补全鹿丸”,当街宰杀从东北买来的梅花鹿,同时配置29钟药物陈列案桌,敲锣打鼓吸路人参观,然后回到商号制作“百补全鹿丸”。这家药店的“丹珀拔毒散”也远近闻名。该店还注重店面的装点,从广州买来各种镶嵌琥珀的锡器,玻璃镜那时也是罕见之物,他们在玻璃镜面绘制各种花鸟人物,闪烁夺目,店堂上的拱门精雕青松翠柏,红梅绿柳,金鹿白鹤,吸引人们的注目。

元昌堂 店主单步云原来是芝山堂的采购,经常往返云贵川广选购名贵药材,经验丰富,他积蓄到一定资金后,另外创业于城关市心街,聘请南城药师龚云波主持药物炮制,该店制作多种成药,龟鹿二仙膏远近驰名。单步云除了经营门市,还做批发业务。“单步记”牌号的成药远销广州、香港等地,换回暹罗的贡燕、安南的玉桂等名贵药材。抗战期间,兄弟分家,长子单益之另创“元大堂”于城关添灯下,次子继续接受老铺子元昌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