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邮轮港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外邮轮港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迈阿密道奇岛邮轮港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与同在佛罗里达州的代尔堡。此外,迈阿密邮轮母港处处体现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2018年靠泊邮轮830艘次,接待邮轮旅客320万人次。同时,临近物流港,便于邮轮船供业发展,并留有大片尚未开发的土地,便于邮轮母港产业链延伸发展。除了科学的建设理念外,有效的运营模式也是推动新加坡邮轮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外邮轮港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迈阿密

迈阿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处于比斯开湾内,通过桥梁与迈阿密市中心相连,岛屿总长3.8千米,最窄处宽640米,最宽处宽10.5千米,是美国第四大城市圈的核心城市。

迈阿密邮轮旅游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80年,迈阿密政府投资2.5亿美元在鲁马斯岛修建了邮轮码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将鲁马斯岛与道奇岛合并为一个岛;1999年11月,随着两座邮轮客运枢纽站竣工投产,迈阿密国际邮轮码头正式投入使用。发展至今迈阿密已拥有12个超级邮轮码头,可同时停泊20艘邮轮。美国迈阿密道奇岛邮轮港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与同在佛罗里达州的代尔堡。卡纳维拉尔港形成了加勒比海的邮轮港群。每年到迈阿密乘坐邮轮旅游的人数占全球邮轮游客总数的1/7,每年迈阿密的邮轮业可以带来高达120亿美元的产值。

迈阿密的邮轮码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设施系统,能够同时为8400名游客的出行提供服务。拥有众多相关设施,如舒适的休息大厅、多个商务会议大厅、全封闭并加装中央空调的游客上船通道,以及完善的订票系统、安全系统、登轮查验系统和行李管理操作系统等。拥有能够容纳733辆汽车的车库,先进的信息化服务能够高效率指挥码头内部的交通,为游客出行提供近乎完美的服务。此外,迈阿密邮轮母港处处体现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一是服务内容无微不至,如私人汽车看管、汽车出租、搬运车预约、公共汽车查询、自动银行和问询处等均有提供。二是服务力求便捷。邮轮游客只需买票、验票、候船、登船,行李则由码头的行李处理设备送到各自的座位。行李处理系统也会在邮轮游客回到目的港以后将其行李送到指定的位置,甚至可以直接传到飞机或酒店。三是服务形式多种多样。迈阿密邮轮母港拥有天然的海边浴场,舒适宜人。

(二)纽约

纽约邮轮母港有2个码头——曼哈顿邮轮码头和布鲁克林邮轮码头。其中,曼哈顿港有88号、90号、92号三个邮轮泊位,布鲁克林港的12号码头为邮轮泊位。曼哈顿是全美第三大繁忙的邮轮大港,服务嘉年华邮轮公司、挪威邮轮公司、公主邮轮公司、荷美邮轮公司等9家世界著名的邮轮公司。2004年纽约市投入2亿美元进行改造,增加了可调节的过道、裙楼以及隔离区域等一系列高效率的现代化设施,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客运码头。

按照总体规划,到2035年纽约邮轮母港将有6个泊位一起投入使用,规划期限为30年。2010—2020年,游客量可望以平均2.8%的速度增长到150万人次。(www.zuozong.com)

纽约邮轮母港位于纽约市中心,周围聚集了哈德逊滨江公园、中央公园、南街海港博物馆剧院、购物中心、餐馆以及夜生活场所等。其中,曼哈顿邮轮码头位于曼哈顿西47、53街区,码头附近有方便的旅游设施和信息服务中心。2006年正式运营的布鲁克林邮轮码头交通便利、接待设施齐全,从码头附近的滨水公园开始,就是纽约港湾和自由女神像等旅游景点,背后有两条繁华的旅游街,是游客购物、休闲和餐饮的理想去处。

(三)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港被称为“欧洲邮轮之都”,分别由三家不同的公司经营。巴塞罗那港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好,设施便利且实用。巴塞罗那拥有8个邮轮码头,可以停靠9艘邮轮。巴塞罗那港D号码头的建造费用为1 200万欧元,于2007年5月启用,由歌诗达公司设计、兴建并提供资金及管理,特许经营权为期25年。歌诗达是欧洲首家推行直接管理邮轮码头政策的公司。歌诗达邮轮及嘉年华其他成员均享有停泊优先权。2015年嘉年华集团又投资4 600万欧元建造了第二个专属码头。2012年巴塞罗那港接待邮轮旅客约240万人次,2013年接待邮轮旅客约260万人次,2018年接待邮轮旅客3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2%,母港邮轮旅客增长了16%。2018年靠泊邮轮830艘次,接待邮轮旅客320万人次。据巴塞罗那当地统计,邮轮经济贡献年均9亿美元,对整个加泰罗尼亚地区的GDP贡献为4.67亿美元[5]

(四)新加坡

新加坡邮轮港的设计和规划注重港城联动,充分考虑其科学性、未来发展预见性和舒适性。新加坡邮轮中心和滨海湾邮轮中心两个邮轮码头均位于水域环境优良的深水港区,其中新加坡邮轮中心前沿水深12米,滨海湾邮轮中心前沿水深11.5米,可供大型邮轮靠泊。同时,两个邮轮码头的选址均融入城市交通网络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与整个岛屿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例如,新加坡邮轮中心拥有便捷的火车、大巴和出租车系统;滨海湾邮轮中心地处南滨海湾,有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并建有新加坡第一条海底隧道(滨海湾快速公路),形成了“公交+轨道”的交通系统。在兴建滨海湾邮轮中心时,在现有区域商业及服务配套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邮轮港口建设而形成的邮轮母港产业链发展空间需求,其选址位于新加坡滨海湾CBD中心,周围聚集了商业、服务、娱乐、休闲及办公商务区,形成以滨海湾为中心的邮轮综合商务中心。同时,临近物流港,便于邮轮船供业发展,并留有大片尚未开发的土地,便于邮轮母港产业链延伸发展。

除了科学的建设理念外,有效的运营模式也是推动新加坡邮轮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过程中,新加坡邮轮中心和滨海湾邮轮中心两个邮轮码头加强相互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强调依据市场需求,错位发展,两者分别由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在资本上并没有合作。在发展定位上滨海湾邮轮中心的主要目标市场是高端邮轮服务,而新加坡邮轮中心除发展国际邮轮航线之外,还兼顾轮渡航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