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数据带来的个人隐私信息问题

大数据带来的个人隐私信息问题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数据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因对个人相关信息所进行的大量收集和分析,会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产生挑战。也就是说,大数据下的数据收集增大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些都说明在大数据时代,真正的个人隐私保护是很难做到的。

大数据带来的个人隐私信息问题

大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是当前社会的应用热点。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日益普及以及智能家居的发展等,这些场景中的设备每时每刻都在收集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包括手机记录的地理位置信息、移动轨迹,移动应用记录的用户使用习惯,移动通信设备记录的通话记录,智能家居设备存储的家庭使用习惯,可穿戴设备记录的用户个人身体数据等。这些信息被收集起来,很可能被用于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数据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因对个人相关信息所进行的大量收集和分析,会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产生挑战。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对大数据的安全控制度的缺失,以及大数据集本身所蕴含的大量有价值信息,因此大数据极有可能变成一个被集中攻击的对象,从而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外泄,如果被黑客或其他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会更加难以防范。

对于企业而言,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会促进企业进一步采集、存储、循环利用大数据。随着存储成本持续走低以及分析工具自动化程度不断增加,采集和存储数据的数量和规模将爆发式地增长。如果说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了威胁,那么大数据时代将进一步加深这种威胁。

在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候,一些网站的广告位通常都会根据其浏览情况推荐相应的精准营销广告,这便应用了数据挖掘技术,也表明了用户在访问网页时无时无刻不在被监控着;在一些广泛使用的社交网站或工具上,出现了一些展示人际关系,推荐感兴趣用户或可能认识的人的功能,这在方便用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老同学的同时,也说明用户在该网站的人际关系网正在不停地被计算分析着;电子邮箱系统会将电子邮件用于统计分析,虽然真实的人名或者邮件的内容对计算机来说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也说明邮件正被时刻访问。大数据分析之所以能够带来方便,是因为它需要时时刻刻分析用户各方面的信息,其中也含有隐私信息,当其被单纯地利用在一些服务用户的算法中时,并没有明显的威胁,因为不需要访问个人敏感信息,但是当这些数据被有意识地调用、访问、分析时,则会造成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总的来说,在大数据环境下,可能会为个人隐私信息带来以下问题:

1.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增加 个人隐私信息被广泛地收集、处理后,极有可能被整合成极具代表性的形式存储起来,一旦这类信息泄露,则会导致大范围的隐私信息泄露。也就是说,大数据下的数据收集增大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www.zuozong.com)

2.无法做到真正的个人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收集的个人隐私信息极有可能被用于创新型的用途中,但是企业可能因为告知成本太大而没有对相关个人行使告知义务,当然也没有得到用户的许可,这使得在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时候与用户达成的“告知与许可”义务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这些都说明在大数据时代,真正的个人隐私保护是很难做到的。

3.无法实现用户匿名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需要进行数据的交叉检验和客户的关联,所以用户的匿名化在后台层面不能实现,这使得监控和获取个人隐私的行为变得更加方便。

4.数据被攻击的可能性增加。因为大数据本身蕴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实现了大量不同类型信息的整合,所以对黑客来说,大数据的存在降低了其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得大数据极有可能成为攻击的目标,且黑客可以利用已泄露的信息匹配出个人的完整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