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加深通货膨胀?探究主观因素

如何加深通货膨胀?探究主观因素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一般而论,通货膨胀的起因,是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过多,即流通中的票子过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甚至愈演愈烈,不能简单地和完全地归结于客观原因,例如简单地说,这是由于双重体制的摩擦。应该看到,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与恶化,直接源于需求过旺、经济过热,而其主观原因是人们急于求成,追求发展的高速度,产值的高增长。这就是我国通货膨胀不仅制止不了,而且是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加深通货膨胀?探究主观因素

就一般而论,通货膨胀的起因,是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过多,即流通中的票子过多。票子是通过中央银行发行,是政府基于某种货币政策发行出来的。银行如果不实行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就不会使流通中出现超量货币对不足商品的追逐,也就不会有需求拉动的物价水平的上升。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一国政府执行某种扩大赤字财政和增发货币刺激经济的政策,就会出现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而另一些国家政府严格执行稳定货币的政策,严把货币发行的闸门,使流通中货币量与商品经济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在一段时期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某种政策,又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例如当前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就与实行赤字财政来刺激与保证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甚至愈演愈烈,不能简单地和完全地归结于客观原因,例如简单地说,这是由于双重体制的摩擦。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通货膨胀说成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模式转换期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如果这样认识问题,那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将永远也摆脱不了通货膨胀;而经济体制改革,也可以说不是最佳选择,而改革也就不可能继续推进,向新模式的转换也就永远不能完成。

冷静地思考过去,应该可以认识到,在一定时间内票子发得太多,与工作失误,特别是指导思想的偏颇有关。应该看到,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与恶化,直接源于需求过旺、经济过热,而其主观原因是人们急于求成,追求发展的高速度,产值的高增长。我国人口多,每年净增1700万人以上,造成强大的就业压力。加以政府开支增量大,补贴多,包袱重,而财政收入来自经济增长,因而客观要求有一定增长速度。我国的两难是:经济增长放慢将引起劳动力转移、就业增长和财政增长的困难,经济增长加快又会与物价稳定相矛盾,一旦增长过速逾限,通货膨胀就会迅速强化。因此,我国应实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方针。

急于求成,增长求速,是我国长期流行的社会心态。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下,追求高速度,“大跃进”“土法上马”“万马奔腾”,此后又有“洋冒进”,直接造成了经济的过热,加剧了物资与消费品短缺,造成“隐性通膨”。而改革开放10年来的几度需求膨胀,特别是1988年急剧地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也都与人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中要求过急密切相关。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人们拼命争投资,上项目,迅猛地扩大基本建设规模,财政没有钱,靠银行发票子。加之近年来一些人食洋不化,照搬西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竭力鼓吹借助通货膨胀,实行“强迫储蓄”,集中群众手头资金来加快建设速度,认为它是加速经济增长的捷径和有效方法,认为这样做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在已经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的人甚至还主张:采取大胆的措施,发几百亿票子搞重点建设。另一种观点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仅属于伤风感冒这类小病,是不足为奇和难以避免的。(www.zuozong.com)

在我国,由于人们迷恋高速度,以及受到通货膨胀有益论、财政赤字无害论等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在一段时期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放慢发展速度,控制过热运行的经济,抑制需求膨胀的发展。1988年春,李鹏同志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经济稳定增长。而会议刚刚结束,面对工业增长率达到18%的经济过热,人们仍然不为过高的速度担心,不仅不采取紧缩控制的措施,而是扩大信贷,保证对企业的资金供应,其结果不仅是对过热经济火上加油,而且进一步加剧了货币超经济需要发行,激化了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引起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引发了当年8、9月的“市场风潮”。

可见,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使10年来我们未能对建设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与国力相适应。年年喊压缩基本建设,但老是压不下去,经济长期未能摆脱“过热症”,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扩大基本建设的热潮,实际上是在用增发钞票来加快经济增长。这就是我国通货膨胀不仅制止不了,而且是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对处在短缺经济情况下的我国来说,必须掌握好增长的度,保证经济适度增长,而不能超过经济的可能人为地加快发展速度。实践再次证明,在我国当前条件下30%多的积累率,百分之十几的工业发展速度,是大大超过经济客观可能性的,这样的速度下,经济过热,需求膨胀乃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具有分外强大的经济职能,从而政府决策机构在经济发展中拥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决策机构认真贯彻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保持清醒头脑,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稳健的发展方针,规定一个恰当的增长速度,对于防止和抑制改革时期的通货膨胀,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