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安来说,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敌方”堡垒异常坚固的战斗,为了战胜贫困,正安县全体干部齐上阵,演绎出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胜利歌曲。在正安县的脱贫攻坚队伍中,有一个特别会鼓舞军心的人,他长期扎根扶贫工作一线,带着攻坚队伍和百姓向深度贫困不断亮剑,斩获颇多,赢得了群众的赞赏。他,就是正安县政协主席,碧峰镇脱贫攻坚指挥长谢劲松。
对谢劲松来说,带领群众脱贫是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基层贫困一线就是他的家。在坚持不懈的攻坚克难中,他带领干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成为正安脱贫攻坚中的又一知名战将。
(一)笃定脱贫攻坚信念理清脱贫攻坚思路
在脱贫攻坚中,谢劲松笃定脱贫攻坚信念,竭力理清扶贫思路,以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在信念方面,谢劲松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中央、省委、市委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县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谢劲松积极强化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面发声,带头严于律己、勤政廉政、广泛凝聚人心,以形成更大的合力,向脱贫攻坚发起进攻。
在思路方面,谢劲松坚持“围绕中心议大事”,重点围绕正安脱贫攻坚中的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工作。尤其是在旅游方面,谢劲松积极争取国家旅游扶贫协作政策支持、抢抓新一轮旅游产业扶贫发展的制高点、打造遵义红色旅游胜地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实现正安旅游与省内外互联互通,为正安的旅游业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二)踏破铁鞋觅一线实情巧斗贫困拔穷根
多年来,谢劲松始终坚持深入贫困一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认真收集资料,力求全面而详细地掌握贫困实情,为巧斗贫困拔穷根提供第一手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每到一处,谢劲松都进到贫困户家中,仔细检查房屋安全、环境卫生、饮水安全情况,并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此外,谢劲松还积极了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及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谢劲松总是耐心疏导和细致讲解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解除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脱贫攻坚战中,谢劲松的打法是较有成效的。
一是注重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在一线战斗中,谢劲松坚持发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战,鼓励他们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在提振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方面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在长期的坚守中,谢劲松营造了“领导重视、干部发力、群众参与、脱贫有望”的脱贫攻坚氛围,群众的参与意愿极强。以碧峰镇为例,在寒气逼人的隆冬季节,谢劲松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的冷暖,作为碧峰镇的脱贫攻坚的指挥长,谢劲松到碧峰镇持续开展蹲点督导调研脱贫攻坚“冬季大会战”工作、走基层“暖冬行动”,他与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同吃同住,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共谋长足发展策略,助力碧峰脱贫攻坚。在碧峰镇,谢劲松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蹲点遍访,用行动传达党和政府的关心,送上寒冬的问候,切实了解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脱贫出列质量要求等情况。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谢劲松要求脱贫攻坚干部坚决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做到情况清、政策明、目标定、措施实、作风硬,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脱贫目标。二是牢牢抓住当前最为关键的有效工作时间,逐项对标,查漏补缺,注重细节,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三是逐级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力戒形式主义,严明工作纪律,以过硬的作风、有效的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谢劲松鼓舞士气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碧峰镇羊坎村77岁的两位老姐妹乐呵呵地对谢劲松说:“一屋不养懒汉,自己做来有吃又有穿。我们自家栽点洋芋红苕,养几只鸡两头猪,样样都有不向人伸手。那些一懒懒到底,国家帮到底的懒汉,只会越帮越懒,那些不做事情,只想国家来帮扶硬要国家帮扶的人,以后怕亲家都难打到哦……”(www.zuozong.com)
二是集中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谢劲松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及项目建设,将产业发展视为是脱贫攻坚中的首要攻坚战。他经常到园区和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产业的发展状况。第一,精心呵护吉他园。谢劲松曾是园区管理者,在这期间,他精心呵护吉他园的发展。在那个时候,谢劲松作为县委常委,实际职务是园区常务副主任,具体指挥者和执行者。为了这个产业园建设,他在山上静坐沉思一天,一支接着一支抽烟,丢掉几十个烟头。为了拆迁,在大太阳底下,端着板凳与“钉子户”面对面谈判,对坐几个小时……园区建起来后,只有当地三两家企业进来,偌大的园区冷冷清清,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书记县长们心急如焚,谢劲松更是坐卧不安。2013年5月,书记县长亲自出马,奔赴广州、深圳、番禺等地招商。在被外面的发达情况震撼后,正安县才以断臂之痛发展吉他产业,使吉他产业从无到有,从几个车间到生产量占世界40%以上的庞大产业园区。第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谢劲松经常到农业园区和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产业经营、带动就业、脱贫成效等情况,要求围绕基地建设,做好产业区域布局和走向,拓宽市场销售渠道,鼓励推广“一长两短”产业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模式”。谢劲松要求干部和群众做好“产业调整”这道题,积极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他要求园区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切实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确保正安如期脱贫、精彩出列。
三是诚恳亮出短板,寻求社会资金支持。在脱贫攻坚中,很多人认识谢劲松,是因为其在面向社会筹资时所撰写的那一封“诚恳亮出短板”的信。为了寻求公众的捐资,谢劲松加了一个群,并以个人的名义写了一封恳求信。在信的末尾,谢劲松介绍了正安县碧峰镇贫困的基本情况:碧峰镇区位条件差,资源匮乏,基础薄弱,自然环境恶劣,素有“七沟八岗十面坡”之称。1994年省政府确定碧峰为省级贫困乡,2003年被确定为全省100个重点扶持乡之一。全镇辖6个村(居),贫困村5个,69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91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32户8237人,贫困发生率28.3%,其中因病致贫390户,因学致贫334户,因残致贫259户,因灾致贫17户,缺劳力165户,缺技术461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51户,交通条件落后155户。截至2018年10月累计脱贫1004户4651人,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8户3586人,贫困发生率12.3%,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18年计划出列贫困村3个,减少贫困人口260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4%。农村低保906户、1768人(其中677户,1834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供养人员82户83人,其中集中供养37人。同时,在信的末尾,谢劲松也附上了正安县碧峰镇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的打算,特别指出了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被称为敢于亮短板的呼吁捐资信。此举也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和支持。
四是依托主题党日活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6月29日,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谢劲松担任脱贫攻坚指挥长的碧峰镇举行以“庆七一·勇担当·颂党恩·促脱贫”为主题的歌咏比赛。谢劲松指出,重温、传唱红色经典歌曲,不仅是一种追忆、一种传承,更是在感受一种激情、获取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不忘初心跟党走,齐心协力战脱贫。
五是校地合作助推脱贫攻坚。2019年3月28日,谢劲松率队到贵州财经大学进行交流,洽谈校地共同攻克脱贫攻坚事宜。双方商定,将本着“真诚合作、资源共享、突出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努力实现“校地合作、产学共赢”,共同期盼正安白茶飘香大学城,贵州正安吉他“火遍”大学城。
六是深入开展“百千万行动”,切实助推脱贫攻坚。谢劲松积极响应省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脱贫信心,形成发挥各类资源聚焦脱贫、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助脱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大扶贫格局。采取党组带头抓、委员主动抓、干部全力抓的形式,切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三)一抹抹对群众之情以诚心换得群众真心
在脱贫攻坚中,谢劲松有着“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他冲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真心真情对待贫困户,因地制宜拿出脱贫措施。谢劲松经常对扶贫攻坚的干部说,扶贫工作很辛苦,大家务必通过诚心换群众真心,白天干扶贫,晚上想扶贫,梦里也梦扶贫,做好各项工作。用大家的“辛苦指数”“牺牲指数”换来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幸福指数”。
正是对贫困群众的一抹抹乡情,谢劲松用自己沉甸甸的爱心和责任心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以诚心换得了群众的真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