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莱布尼茨学会:科研竞争与创新管理机制

莱布尼茨学会:科研竞争与创新管理机制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莱布尼茨将会员机构组织起来,用“研究与创新协定”和“评议竞争委员会”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费分配。实际上,莱布尼茨学会将竞争与激励机制引入科研管理,而“评议竞争委员会”对会员机构进行考评。自2009年起,学会与洪堡大学联合设立“莱布尼茨-洪堡教授”讲座,直接参与大学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莱布尼茨学会:科研竞争与创新管理机制

莱布尼茨学会(Wissenschaftsgemeinschaft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e.V.,简称WGL)成立于1977年,两德统一后获得较快发展,同样属于德国的国家级研究机构。该学会目前共有18600名工作人员,2016年总资产高达17亿欧元

该学会也是一个拥有众多研究实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有91个研究所,研究领域广泛,分为5大类:A—人文科学,B—经济社会学,C—生命科学,D—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学,E—环境科学。其中的一些会员机构仍属于大学或企业,因规模较大,获得在研究方面的独立拨款。莱布尼茨将会员机构组织起来,用“研究与创新协定”和“评议竞争委员会”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费分配。

根据“研究与创新协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会员机构,资助经费的年增长率可达到3%,主要条件有:保持“标杆”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质量;具有政策或战略前瞻性;拥有一流的团队,从事国际合作;积极培养后备人才;鼓励研究人员从事成果转化与创业。实际上,莱布尼茨学会将竞争与激励机制引入科研管理,而“评议竞争委员会”对会员机构进行考评。(www.zuozong.com)

在学术高标准要求的同时,该学会还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跨机构、跨领域和跨国的研究。会员机构积极与大学、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学会在高等院校推行一项为期7年的“科学校园计划”(Wissenschafts Campus),加强与大学的互惠伙伴关系。自2009年起,学会与洪堡大学联合设立“莱布尼茨-洪堡教授”讲座,直接参与大学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为促进科技知识的转移与成果转化,学会设有专门的协调办公室,直接促进企业发展和造福社会,使学会成为沟通科技知识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