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渔村,我们还是沿着东海岸线,探访一下这个海域的美丽小岛,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小岛乐趣。
舟山被誉为“千岛之乡”,舟山群岛由一千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说到岛屿的自然风光,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中国最东边的岛屿”东极岛,是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的取景地。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美丽的小岛呢?这里,首先想要介绍的是位于嵊泗列岛东部的,被称为“东方小希腊”的枸杞岛。相传早年渔民登岛避风,发现岛上曾遍生火红的枸杞,因此得名为枸杞岛,但现在很难在岛上看到大片的枸杞灌木了。这个陆地面积不到6平方千米的小岛呈“T”字形,四面环海,需要乘船或者渡轮到达。小岛不大,碧海蓝天,生活节奏缓慢,适合休闲旅行。这里有大王沙滩,沙质柔软细腻,海水蔚蓝清澈,非常适合沙滩漫步和海上游泳。在海边有不少民宿,可供游客暂住,游玩者可以随时与大海亲密接触,享受这悠闲的海边时光。渔村、海滩、海港,无一不是美景所在。岛上知名的景点还有山海奇观碑,位于枸杞岛的南部。在五里碑峰巅的山崖上赫然刻着“山海奇观”四个大字,坐西朝东。据考证这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浙直总兵都督侯继高督汛时所题,是著名的抗击倭寇纪念碑。登上山顶,往四周看,小岛上的美景尽收眼底。来到枸杞岛肯定不能错过邻居嵊山岛,在俗称“东方好望角”的鳗嘴头看日出,在宛如绿野仙踪的无人村中寻找梦境。享受了眼福,也要饱饱口福,枸杞岛是“贻贝之乡”,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淡菜”和北方人口中的“海虹”。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枸杞岛四周环绕着东海,海水蔚蓝纯净,适合贻贝的养殖,这里有万亩贻贝养殖示范区。这里的贻贝肉厚壳薄,质量上乘,远销海内外。待到日落西海,坐在海边,吹着海风,再来一盘水煮的新鲜贻贝,怎是一个“爽”字了得。
嵊泗列岛的最北端,也是枸杞岛的北部,还有一座神奇的小岛,名叫花鸟岛。听着名字就有种鸟语花香的感觉。这座小岛上的建筑以蓝白调为主,显得格外文艺范,与爱琴海上的圣托里尼岛的风格相似,因此这座岛也被称为“中国的圣托里尼”。这个岛要比枸杞岛小得多,仅2.2平方千米,一天就能走完,但是它独特的魅力,会让游客醉心于此,不愿离去。花鸟岛上最著名的景点是坐落在西北角山上的花鸟灯塔,有17米高,始建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而被称为“亚洲第二大灯塔”“远东第一灯塔”,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灯塔呈圆柱状,上面为黑色铁板和玻璃墙体相间,下面为白色混凝土砖石结构,远远望去,就如同一个世纪老人,正在环顾和庇佑着这方水土。在花鸟岛上,一切都可以慢下来,沿着环岛的红白相间码塔线行走,一路是不可复制的美景,有蔚蓝色的大海,有明媚的阳光,还有那丛丛绿荫、点点花草,不需要添加滤镜,随手一拍就是美丽风景画。花鸟岛上的人口不多,每日的游客数量也有限制的,因此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难得的宁静和惬意。岛上大都是渔民,以捕鱼或养殖为生,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能看到渔网和渔具。在海岛上可以等待日出和日落,海天一线的景色令人震撼。在五六月份的花鸟岛沿海还会出现荧光海,犹如蓝色的绸缎在海中漂荡,又如同银河坠落到了人间,美丽无比。只要不是禁渔期,花鸟岛上的东海海鲜还是很丰盛的,特别是海蜇皮、螺酱,你可以大快朵颐,享受美景美食。
接着让我们南下,寻觅宁波的小岛吧!在宁波象山南部的三门湾口洋面上有个花岙岛,因岛上多花多岙而得名,这是一座由火山岩浆生成的海岛,自然景观众多。早在南北朝时期,花岙岛就被道家称为“南天七十二福地”。花岙岛面积大约12平方千米,有近30千米的海岸线,是全省首个海岛地质公园。岛上重峦叠嶂,共有36个岙,如以鹅卵石滩闻名的清水岙、以古木名人出名的高涂岙,还有108个洞,如吕洞宾修法的纯阳洞、花岙仙子修道的仙子洞。花岙岛海湾众多,地势险峻,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观尤为奇特,因此有“海上仙子国,人间瀛洲城”的赞誉。“海上石林”景观蔚为壮观,远远望去崖壁像被锋利的刀劈过一样,竖立的、横斜的,如结晶状,呈黄褐色,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展示了一种原始的、错落的、宏伟的“海岛丹霞地貌”的景象,是世界三大火山岩原生地貌之一,让人惊叹不已。花岙岛上沙滩比较少见,沿海是鹅卵石滩,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圆溜溜的、滑滑的,呈现青灰色,潮来潮往,拍打着卵石,发出哗哗的响声,犹如大海的叹息,时而急促,时而低缓。不妨在岩石上坐一坐,你的耳边会响起一段自然交响曲。花岙岛除了自然景观,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据传,花岙岛在唐朝时就有人居住了,这里有很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如“仙人锯石林造房”;有名人古迹,如张苍水兵营遗址;还有那千古之谜沙滩古樟木桩林,这一切都给花岙岛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让人浮想联翩、意犹未尽。花岙岛还有象山最后的一个海盐盐场,这里曾经是“贡盐之乡”,传统的晒盐技艺历史悠久,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来到这里,也不妨去感受一下古老而传统的渔民制盐技艺。在花岙岛自然少不了海鲜,你可以找到任何一家农家乐,品尝东海海鲜。如果想带走,这里的鱼干、虾干、贻贝干都是不错的选择。
被称为“亚洲第一钓场”的渔山岛是列岛,位于宁波象山县,距离石浦东南27海里左右,主要有南渔山和北渔山。渔山列岛位于南北洋交流地带,附近海域渔产丰富,各地渔民常在此捕鱼作业,“渔山”名称由此而来。另外,这里岛礁资源丰富、海水清澈,因此渔山也是海钓的绝佳去处。游客一般游览的是北渔山岛,面积不大,仅0.5平方千米,这里集露营、海钓、海鲜、民宿为一体。每年5月到9月是渔山最美的季节。这里蓝天碧海、空气清新,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奇礁异石、风景无限。北渔山灯塔是游客们必打卡处,也是渔山岛的地标。灯塔坐落在北渔山南峰,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高16.9米,呈圆柱状,红白相间,格外耀眼。与之相对的是1949后建成的现代太阳能灯塔,是钢铁结构,比老灯塔高些、瘦些。在海面上就能远远看见这样两座灯塔,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亮一灰,像是俩姊妹,共同守护着来往的渔船和这里的渔民。这里还有一个必到的景点是仙人桥,堪称“渔山一绝”。在海上看,它是一道高约20米、宽约30米的巨大的临悬着的石洞,而在岛上,它又是一座桥,真可谓大自然的杰作。“仙人桥”横跨在惊涛骇浪之上,岩石在海浪的不断冲刷下,越发显得宏伟壮观,俯瞰桥下,感觉海风来袭,听到涛声如雷,顿时让人有种“万劫不复”之感,似要被这撼天动地的大海带走。难怪不少游人仅仅到了桥身的中央,就迫不及待地返回了原处。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的“东海一绝”啊!渔山岛上人口仅三四百,大都是渔民,随处可见的是渔网渔具,还有停靠在码头的渔船以及捕获的新鲜海鲜。太阳渐渐西下,整个渔村显得非常的安静,只有古朴的房子、斑驳的墙体、蜿蜒的巷子,还有那些废弃的碉堡、兵营、战备山洞,在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离开宁波,我们继续沿着海岸线南下,到台州附近海域的小岛游览。首先来到距离台州市区29海里的大陈岛。大陈岛隶属于台州椒江。椒江位于浙江东南部沿海,海域面积约1600多平方千米,拥有浙江第二大渔场——大陈渔场,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大陈岛主要由上、下大陈岛组成,面积约12平方千米。在上大陈岛上,可以参观位于大岙里自然村保存完好的胡宗南指挥部遗址,这里青山绿树,环境甚好。在山腰处还有暗道、碉堡、防空洞、大炮、钓鱼池、水井等。另外,还可以到自然风光无限的帽羽纱。这里有呈弧形状的沙砾滩,是由大大小小的、灰黄色的砾石堆积而成的,东西两侧宛如双臂,形成天然屏障,从远处看如同帽檐一样,非常平坦,适合游泳玩耍。还有乌沙头景区长达2500米的栈道,盘旋在悬崖峭壁,凌驾于海涛之上,让人啧啧称奇,被誉为是大陈岛“最牛”的景点。上、下大陈岛两岛之间的距离只有2.5千米。相比较上大陈岛,下大陈岛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因此去下大陈岛的游客比较多,那里也是大陈镇镇政府的所在地。下大陈岛山海一色,岩奇滩平,风光秀丽。在这里有号称“中国第一海上盆景”的甲午岩。两块巨大的礁石在海上垂直耸立,犹如一块巨石瞬间被神斧劈成了两半,即使骇浪来袭,依然巍然屹立,气势磅礴,景象壮观。蒋介石曾于1954年在此观景,留影甲午岩,并建有“中正亭”,现名“思归亭”。在不远处还有飞虎崖。这是一处长约150米、深约30米的峡谷,看上去如同一只雄虎伏卧在海上,而海水翻腾时,峡谷中会发出隆隆声响,由此得名。在下大陈岛的明珠街坐落着一栋青灰色的小洋楼,被称作“蒋经国旧居”,蒋经国曾在这里住了一年半。楼里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房间的陈设。下陈岛不仅记录了当时国民党狼狈而逃的下场,也见证了新中国艰苦奋斗的岁月。凤尾山顶屹立着一座高为16.5米的“大陈岛青年垦荒纪念碑”。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了碑名,胡耀邦同志的手迹“艰苦创业,奋发图强”镌刻在纪念碑的背面。这是对当时艰苦卓绝的垦荒精神的歌颂,同时也将红色基因深深地注入了这片土地。说到美食,大陈岛海域海产丰富,种类繁多,如螃蟹、贝类、带鱼、鲳鱼、皮皮虾等。大陈岛还一直是浙江省重要的海鲜养殖基地,特别闻名的是大黄鱼养殖基地,年产量大,产值达几亿元。你瞧,大陈岛既是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还是渔家文化馆、美食汇集地。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继续往南,我们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台州玉环东南洋面上的大鹿岛。大鹿岛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由大鹿山和小鹿山两岛组成,以浅滩相接。岛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天庭有一只神鹿,因偷衔鲜果撒播人间,而被雷击,坠入海中,幻化成了海上的岛,其二是说因鹿山形似神鹿仰天长啸于海面,故此得名。大鹿岛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是台州市“十大旅游景观”之一,是中国首个海岛森林公园,素有“东海碧玉”之称。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含量高,树种也极其丰富,有近一千种植物。漫步在环岛公路上,行走于茂密的丛林,曲径通幽,空气清新。站在山顶,周围绿树成荫,再远眺,岛的四周奇崖怪石,外围是一望无垠的海水,那一抹湛蓝,宛如人间仙境。“鹿山三绝”,包括海上森林、奇礁异石和岩礁艺术。特别要提到的是大鹿岛沿岸大大小小的岩雕作品,它们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洪世清历经16年完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为小岛增添了艺术气息,香港的杂志曾评论这些岩雕艺术作品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创举”。在大鹿岛除了99件岩雕,还有16副名家的摩崖题刻,更为小岛增添了更多的文艺色彩。大鹿岛虽小,但目前已有20处景观、77个景点,是有极高人文价值的生态岛屿。在大鹿岛,你可以吃到时令海鲜,如螃蟹、虾、贝类等,还可以品尝到玉环当地的美食,如鱼皮馄饨、清炖跳跳鱼等。
朴实勤劳的浙东渔民、新鲜的浙东渔鲜、风情万千的浙东渔村、风光无限的浙东海岛……行走在浙东沿海,感受着这生动的丰富的渔文化,人们可以得到无限的惊喜和无穷的乐趣。
【注释】
[1]孙悦湄.象山海洋渔文化音乐形态及其民俗表征[J].艺术百家,2017(03):179-188.(www.zuozong.com)
[2]何旭,林红.渔俗文化浅论——兼论“中国开渔节”对渔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05):41-43.
[3]朱自清.中国歌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4]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周志锋.海洋文化视野下的浙东谚语[J].汉字文化,2008(06):46-50.
[6]徐波,张义浩.舟山群岛渔谚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1):27-30.
[7]周彬.浙东地区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9(12):78-85.
[8]郦伟山.异军突起的象山海鲜餐饮[J].宁波通讯,2011(08):24-25.
[9]周乃复.浙东食俗与饮食文化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01):38-42.
[10]刘胜勇.舟山渔民画:海的色彩海的梦[J].浙江档案,2015(09):42-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