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自清先生撰写的中国现代歌谣理论专著《中国歌谣》一书中,他将民间歌谣以职业为标准分为田歌、樵歌、牧歌、渔歌、采茶歌等。[3]钟敬文先生也说过,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4]显然渔歌是我国民歌中的一种,也是渔民们口口相传的文艺创作形式。在多彩灿烂的中国民歌中,渔歌一枝独秀,以其质朴、自然的表现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展现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渔歌主要是沿海地区以及湖泊港湾渔民所唱的歌曲,生动地反映了渔家生产和生活的景象。同时,作为渔民风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渔歌在各地广为传唱,称得上是渔文化中的瑰宝。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海岸线跨度大,正如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存在差异一样,各地方的渔歌也特色不同、风格迥异。
浙东渔歌是浙东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和生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浙东地域特色和浙东海洋文化色彩的民歌。浙东渔歌是中国渔歌中的一个分支,是浙江民歌的一个组成部分,真实地记录了世代浙东渔民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是渔民们感情的真切流露。浙东渔歌的诞生和发展与浙东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发展、语言文化、民风民俗、生产实践、艺术活动等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极具浙东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同时,浙东渔歌又受到当地沿海民众的劳动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直接影响,有着天然的浙东海洋文化因子。浙东渔歌不仅在当地传唱甚广,深入民心,而且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渔业贸易的拓展,已经渐渐传播到了浙江各地甚至华东地区,尤其是华东沿海地区以及辽阔的东海海域。(www.zuozong.com)
浙东渔歌取材于当地的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而且体裁多样,常见的包括渔民号子、渔民小调、新渔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