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一是指才智出众的人,往往表现得蠢笨,那是因为他们思路与常人不同,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到普通人想不到的地方,于是行为就不被人理解,显得愚而已;二是情商很高的人,在人前有意隐藏自己的锋芒,看透不说透,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什么都清楚,但为了照顾场面故作愚蠢。因为大智与愚之间的极大反差,人的言行容易变得可笑,这份可笑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在销售场合,那就是一份难得的幽默和智慧。
【实战案例】
郑轩自己开了家茶叶店,因为本身也爱好,所以经常在店里泡茶招待上门的顾客,生意一直都不错。他对于销售的理念就是一句话:不要怕麻烦。他常说,笨方法也是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
有一回,客人来买茶叶,顺便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忽然看到桌上的一个茶叶罐子好奇道:“这是什么茶?”
郑轩拿起罐子,打开看了看,发现里面已经空了,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嘿,我也给忘了,这原来装的什么来着?”
客人笑了,把罐子拿过来看,罐子上确实没写茶名,也没有任何标志,打开里面也确实一股茶香,沁人心脾。如此一来,客人更加好奇了,便凭自己对茶的了解,猜测说:“龙井?”
郑轩也拿过来闻闻,“好像。”站起身从架子上翻出几包龙井,说:“咱俩试试,看是哪种?”
客人觉得有趣,欣然同意,又忍不住吐槽他:“你这个卖茶的都分辨不出来?”
郑轩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是啊,我只是个卖茶的粗人,比着你们品茶的主可差远了。”
客人也笑了,两人真的把几包茶都品了一遍,还争论了一番好坏,最后郑轩认真地问对方:“你觉得是哪种?”
客人想了想,又比较了一番,指着其中一包说:“肯定是这种。”
郑轩点点头,又挠挠后脑勺,不解道:“那就奇怪了,我怎么不记得这种茶出过这样的包装?”
客人:“你可真行,这种事都能忘?卖茶能不能专业点?”
郑轩不服气道:“怎么不专业,我这儿的茶哪样不好?你说你刚才尝的,都咋样?”(www.zuozong.com)
客人:“确实不错……诶?难道我还得感谢你忘了那罐子里的茶是啥,让我有机会多尝几种?”
郑轩:“可不是,咋样,买不买?”
客人:“行啊,各拿两包吧……等会儿,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呢……你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郑轩:“呵呵。”
……
客人忽然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也并不感到生气,反而开怀大笑。
郑轩不过是装傻让客人多喝了几杯茶,就因此得到了客人对自家茶叶的认可,小小伎俩不仅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反而让客人获得了一段有趣的体验。虽然看上去很绕,不如直接邀请客人试用那样干脆利落,但效果却很不错,其间郑轩一直表现得不如客人,也是蠢笨之下暗藏狡黠,推举客人的意思,行的却是自己的目的,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智若愚了。
【实战点拨】
大智若愚式的幽默建立在掌握主动权的销售员身上,目的是吸引客户注意,牵引客户进入自己的地盘。在交谈中表面的你退我让,实际上是紧张刺激的利益博弈。销售员要想牢牢抓住客户的心,企图就不能太直露,偶尔装傻充愣是为了让对方放松戒备,更好地接受你。当然这种幽默也要运用恰当。
1.该笨则笨,该傻则傻
既然这世上有“大智若愚”这样的词,就说明这世上有看着愚笨其实最为聪明的人,所以人们在没看到最终结局时,往往不好直接定义一个人的行为本质,反之,一个人也没必要时时刻刻都表现得特别聪明,真正的聪明无须表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销售员也就可以毫无顾虑地丢掉身上的包袱了,在合适的时机装个傻,卖个蠢,示个弱,也不失为一种机智。世人爱取笑比自己蠢的人,你笨起来也自然容易令对方放松心态,开开心心地与你达成交易。
2.目的单纯,没有杀伤力
愚的目的是智慧,是用更高超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也可以算是一种小心机。但是这份心机只不过是给自己制造一个让客户更多了解自己的机会而已,并不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地玩弄客户的信任。高情商销售的原则是拒绝欺瞒,我们所做的是良性的推销,而不是侵害客户利益,挖坑是玩笑,不是陷阱。最终客户还是要有起码的知情权,最终销售员与客户回归推销主体时还是要坦诚相待。如果说你的笨最后反衬得客户更愚蠢,对方怕是不仅笑不出来,还要觉得羞辱吧。所以呢,幽默一定是好意的,玩笑也是好意的,让客户高兴也是真心的,只有本着这样的心态,你的小心机才是无害的,你与客户最后达成的成交也就是各取所需的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