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主要有集中核算和分散(级)核算两种不同形式,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和管理上的要求选用。
(一)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是把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各车间、部门一般不单设成本会计机构,只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成本员;成本员只填制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在对其进行初步审核和整理后报送厂部成本会计机构,为厂部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原始资料。成本核算的主要工作,包括成本会计凭证的审核和整理、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等,都集中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来完成。
集中核算方式的特点,是各车间、部门的有关成本、费用的原始资料都集中在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其优点是便于了解全厂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费用信息,掌握全厂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有利于监督和控制全厂的成本费用。同时,还可减少成本会计人员和工作层次,节约管理费用。其缺点是不便于开展责任成本核算,不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二)分散核算(www.zuozong.com)
分散核算是把成本会计的主要工作分别下放给各车间、部门的成本会计机构或成本员的一种核算方式,也称分级核算或非集中核算。在这种核算方式下,主要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的审核和整理,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等,都由各车间、部门的成本会计机构或成本会计人员来完成。厂部会计机构只根据各车间、部门上报的成本计算资料进行全厂成本的汇总核算,以及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少数费用的明细核算。
分散核算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与集中核算方式正好相反。其特点是大量的成本、费用的原始资料和核算工作都分散在各车间和部门。其优点是有利于开展和加强责任成本核算,有利于调动各车间、部门及职工群众参加成本管理和降低产品成本的积极性。其缺点是不便于厂部会计机构了解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费用信息,难以掌握全厂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分散核算还会增加成本会计人员和工作层次,增加管理费用。
无论采用哪种核算方式,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都应在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全厂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以及对责任成本的考核工作。
除设置必要的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培养足够的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成本会计人员,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式以外,建立健全各项成本会计制度,也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