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机构作为企业会计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组织、领导并从事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专职会计机构,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进行设置。
1.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要与企业的规模和管理体制相适应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机构一般是根据企业规模、成本管理要求与成本核算的方式,在企业会计机构内部设置专职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如在设置有会计处的大中型企业,可内设成本(会计)科,专门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还可进一步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的车间、部门分设成本会计机构,或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成本员,负责本车间、本部门的成本会计工作。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则可在会计机构内部设置成本(会计)组,或配备专职的成本会计人员,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2.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分工要明确、具体
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分工主要是其机构内部的组织或人员之间的业务与职责分工,有两种不同的分工方式:一是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如分设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小组或专职人员;二是按成本会计的对象要素分工,分设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不同的会计小组或专职人员。(www.zuozong.com)
按成本会计的对象要素分工,一般可分别设立材料组、职工薪酬组和间接费用成本组,分别负责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工作。材料组一般由企业厂部成本会计人员与仓库材料管理人员共同负责,主管材料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入库、领用、结存的明细分类核算,定期盘点清查,计算材料成本费用,并对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职工薪酬组主管职工的工资、奖金的计算与费用分配的明细分类核算,并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间接费用一般是由厂部成本会计人员直接进行核算与管理,对间接费用还可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分别采用弹性预算和固定预算的不同方式进行控制。在成本会计机构内部按照对象要素进行分工,其优点是便于成本工作的开展和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
(二)成本会计的人员配备
成本会计人员是会计机构或专设的成本会计机构中所配备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或专项的成本会计工作。如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费用预测、决策,进行实际的成本核算与计算,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等。
成本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成本指标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对于成本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等基本素质外,还应符合两个方面的特殊要求:一是要在成本理论和实践上具有良好的基础;二是要掌握一定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知识,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及工艺过程。从这一点而言,对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有着更高的素质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