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中国宫廷戏曲绘画及传统戏曲年画

传统中国宫廷戏曲绘画及传统戏曲年画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宫廷戏曲绘画图2 清《戏出画冊·烈火旗》中的北京民间戏画《辕门射戟》生活在清宫里面的御用画师,根据帝王的好尚或是遵照旨意,画了大量的戏曲画。例如,宫廷和民间的戏曲绘画。

传统中国宫廷戏曲绘画及传统戏曲年画

1.宫廷戏曲绘画

图2 清《戏出画冊·烈火旗》中的北京民间戏画《辕门射戟》

生活在清宫里面的御用画师,根据帝王的好尚或是遵照旨意,画了大量的戏曲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清人《性理精义》《戏出画册》《戏出册》三种,就是这一类绘画册页。这些戏画都是细腻的工笔画,人物刻画极为生动,画师们捕捉演出中最精彩的场面进行描画,并把人物的脸谱扮相、所穿服装及道具等,都做了细致翔实的记录,如图2所示。

2.传统戏曲年画

戏曲年画艺术是用绘画的形式将流动的戏曲凝固在画面上,张贴起来就像常年看戏一样,这可说是中国百姓的一种文化创造。年画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从清朝中叶开始,出现了许多取材于戏曲故事的年画,后来这种表现戏曲题材的版画发展成为年画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形式。

其中像距北京一百多公里的天津杨柳青地区的年画作坊,他们聘请画师到北京看戏,记下各种精彩场面,然后进行版画制作。演员的身段、功架、舞台场面调度、服饰、脸谱等几乎都依照舞台演出加以真实描绘,如图3所示。这些年画对于研究清代戏曲的剧目、人物扮相、演出特色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形象资料。江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与之相仿,风格细腻写实,人物造型准确、色彩明丽。

图3 天津杨柳青年画《盗仙草》

山东的杨家埠年画、开封朱仙镇年画、山西晋南年画,绵竹年画、武强年画等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简练粗犷、敷色热烈大胆。在表现形式上,造型夸张概括,手法大胆灵活,作品生动、稚拙并富喜剧色彩,如图4所示。

图4 开封朱仙镇年画《岳飞战杨再兴》(www.zuozong.com)

山东平度年画采用木版套色刷印,色彩上采用紫色和大片的水绿、水粉色,显得柔丽清秀。构图上干净利落、细腻生动,并且画面上多饰有横线底纹,线条工细挺拔,在其他年画产地中独树一帜,如图5所示。

图5 山东平度年画《华容道》

3.剪纸

戏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人物动态、故事情节都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们常用的题材。由于剪纸是在薄薄的纸张上剪刻,因此人物造型概括夸张、神采飞扬、活灵活现,如图6所示。

图6 剪纸

4.皮影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皮影戏中的人偶及场面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如图7所示。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图7 皮影

明、清、民国和解放初期是中国戏剧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些艺术作品中不乏精巧华美、细腻传神的审美倾向。例如,宫廷和民间的戏曲绘画。更有直接出自劳动者之手,生活气息浓郁,具有民间艺术特有的淳厚、粗犷、稚拙特点的民间工艺作品。这些作品在造型上夸张、概括,形体动态极具表现力;在用色上色彩明快热烈,大红大绿,对比强烈,随心赋彩,随意赋色,不拘于客观对象的外表真实,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意向;在构图上,讲求对称,均衡饱满,多采取散点透视,平面结构,整体上有强烈的装饰色彩;在情感上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再现了人本性中的天真和童趣。具有“真”和“拙”的独特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