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旅游的需求变化的背景

国内旅游的需求变化的背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国内旅游业的繁荣。还同步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这样通过调整法定节假日相邻周末,形成了两个7天长假和五个3天小长假的休假模式。目前,一年的假日有法定节假日11天,带薪休假平均10天,再加上104天的双休日,一年假日总量已达125天,相当于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休假。国家出台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会直接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促进国内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国内旅游的需求变化的背景

1.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休闲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国内旅游业的繁荣。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处于旅游消费爆发式增长时期。专家预计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居民人均年出游将超过5次,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性消费。

收入水平意味着支付能力。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一般会相应增加,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就越大,越愿意拿出更多的钱用来满足旅游这种精神消费。

2.节假日的增多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将在节假日释放。回顾我国的放假安排,1995年5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双休日工作制,每周六、日可以休息。1999年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3天休息时间和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黄金周的概念也由此出现。2008年是放假安排调整比较大的一年,这一年五一长假被取消,相应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个中国传统节日假期,全民放假的时间也从10天增加到了11天。还同步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这样通过调整法定节假日相邻周末,形成了两个7天长假和五个3天小长假的休假模式。目前,一年的假日有法定节假日11天,带薪休假平均10天,再加上104天的双休日,一年假日总量已达125天,相当于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休假。总体上这个假日数量的水平,已经相当于中等水平。近年来,我国节假日在数量上呈递增趋势,这大大增加了国民闲暇时间,大大地刺激了国内旅游需求。有钱、有闲为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3.政策的支持

虽然旅游已经越来越成为“刚需”,节假日数量也大幅增加,但是“有钱没闲”仍是制约许多人外出旅游的一大因素。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黄璜表示,原先人们都是赶在一个公共长假或是周末里扎堆出游,旅游的体验并不好。在2014年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均明确提出要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早前公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此外,《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中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www.zuozong.com)

2015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强调“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就为旅游业既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国家出台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会直接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促进国内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4.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日渐成熟,他们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是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渴望身心放松和一种休闲的生活,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急剧提高。

5.交通的便捷

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交通便利的地方旅游业相较交通闭塞的地方更为发达。人们除了考虑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还会考虑当地的交通是否便利,超过半数的人将交通这一指标列在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动车、高铁投入运营,汽车保有量激增,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交通方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出门旅行交通方式的选择,缩短了路途中耗费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