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宏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该模式虽然有明显的计划特征,但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即主张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自由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泰勒-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崇尚市场竞争,只利用价格机制进行干预而不直接干涉经济活动。市场社会主义取消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把自由主义的原则应用于经济领域。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宏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主张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但是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何种方式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主张各不相同。

(2)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市场社会主义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英国学者科亨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因为它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不拥有资本的与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但他们对生产资料公有的具体形式有不同的看法,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全民股份制等。

(3)把资源配置形式和社会制度分离开来,把计划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分开来。他们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没有关系的。(www.zuozong.com)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20、30年代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90年代。该时期最著名的就是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提出的“兰格模型”:生产资料当实行公有制,但小型工、农业可保持私有;要求建立不完全的市场体系,既存在消费品市场、劳动服务市场,也存在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实行国家、地方、家庭参与的多重决策体系;实行双重价格定价体系,消费品和劳动力价值通过市场来定价,而生产价值由中央计划机关采取模拟市场竞争的方法来决定。该模式虽然有明显的计划特征,但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2)第二个阶段:20世纪50-80年代。一些东欧、苏联经济学家主张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南斯拉夫经济学家组成的“市场经济学派”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在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提出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捷克的锡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货币关系》中分析了宏观、微观商品经济的不平衡,其中宏观的当由计划调节,微观的由市场调节

(3)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其研究中心又回到了西方,他们重新探讨了市场社会主义,目的在于弄清如何通过市场使西方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有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斯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