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节在添奇铺东张开基后人丁兴旺,他在东张生了九个儿子,按一秀、二秀、三秀……九秀命名,但为了防止胡元追杀,他还是让他的儿子迁徙到其他地方开基发展:其中长子一秀迁徙福州延蔓岸(音),次子二秀迁徙莆田吉江城南宫边,三子三秀迁徙莆田吉江,嗣子四秀迁徙莆田外桐梧,六子六秀迁徙莆禧吉蓼,八子八秀迁徙南安县山头斜,九子九秀迁徙泉州南门外;五子五秀在当时距离东张一华里多的东亭居住,成为东亭的一世祖;只有七子七秀留居东张成为东张的一世祖。
居住在东张村的陈七秀子孙人丁兴旺,其在东张村的后裔子孙已经繁衍到了第28世,人口约三千多人。另有部分后裔子孙迁徙界山镇新东张村、厝凉村、楼仔下村、下朱尾、东潘村、界山村柯寨北头尾、涂岭镇西吴墩、西吴、沟岭、下打朱、虎岩村、路口庄、秀溪桥头村大路寨、前黄镇古县东庄村等村落发展,成为当地陈氏居民的一世祖。其中还有部分徒居福州、泉州等地发展。
居住在东亭村的陈五秀,其在东亭村的后裔子孙已经繁衍到了第29世,人口约三千多人。另有部分后裔子孙迁徙仙游枫亭镇、郊尾镇圣塘、涂岭镇涂岭村下街、白潼白水岭村和后墓村、辽宁铁岭、界山镇玉山铁钉墘村等村落发展,成为当地陈氏居民的一世祖。其中还有部分徒居福州市、厦门市、台湾等地发展。[4](www.zuozong.com)
另外,从上世纪初开始,闽粤沿海地区老百姓因生活困难到东南亚国家谋生(俗称“走南洋”),所以泉港玉湖陈后裔(从第21世孙开始)也有不少人到马来西亚打工,最后留下定居,现在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泉港玉湖陈后人也有数千人。新中国成立后,不少泉港玉湖陈后裔到全国各地工作最后留下定居,所以目前在外地的泉港玉湖陈后人也有数千人。
涂岭镇世上村陈氏居民的开基祖是从惠安县东桥镇西坑迁来。界山镇东凉下凉尾村陈氏居民的一世祖是从南埔镇天竺过溪村迁来,南埔镇仑头村的陈氏居民的一世祖是从沙格迁来,界山镇鸠林南庄陈氏始祖陈子德为陈润后裔陈质17世裔孙,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从莆田东山(紫璜山)迁居,后裔居鸠林南庄顶厝E、四狮等自然村;南埔镇凤翔田头村陈氏始祖陈治郎,明永乐八年(1410年)自莆田阔口移居惠北竹溪铺金圣宫龙井社,后裔分居凤翔村田头、院前房、长二房、长房、二房、三房、后嗣房、竹脚房、树脚房、井路房、油坊房、五主房、下厅房、曾厝尾、南埔头房、埕头房、西头房等村落;前黄镇古县顶坑内陈氏始祖陈肥泉,清康熙初(1662—1666年)从惠安南门外移居。[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