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利工程效益受许多因素影响,故其效益具有以下特点。
1.时间不同性
水利工程的效益,往往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有的工程效益是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例如,防洪、治涝工程运行初期,由于防护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受到洪涝灾害损失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受到同频率的洪涝灾害,其损失就较大,故防洪、治涝工程效益也就较大。而灌溉工程效益,也是随配套工程的进展及灌水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与上述相反,有些水利工程由于各种原因其效能将逐年降低,其效益则随时间的推移而逐年减少。如水库工程产流区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泥沙淤积,有效库容将逐年减少,故其效益也逐年减少。灌排渠沟,如不及时清淤,其效益将逐年减少。水利工程效益在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例如,供水工程在枯水期和工农业迫切需水季节,单位水量的效益就较大;相反,在汛期和非大量需水季节,单位水量的效益就较低。
2.随机性
由于水利工程的效益直接与降雨量和河川径流量相关,降雨量和径流量具有随机性,年际间不同频率的降雨和产生的径流变差很大,故其水利工程的效益变幅也很大,具有随机性。例如,对于防洪、治涝工程,如遇大水年份,其防洪、治涝效益就较大;如遇一般或小水年份,由于洪、涝水量本来就较小,故其工程效益也就较小。对于灌溉工程来说,遇多雨年份,天然降水多,农作物需补充的水量少,故其灌溉效益就较小;反之则大。水力发电工程规划与灌溉工程相反,丰水年水量多,发电量也多,发电效益就较大;反之则小。因此,水利工程的效益随降雨量和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而不同。(www.zuozong.com)
3.复杂性
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具有防洪、治涝、灌溉、发电、城镇供水、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环保等综合效益。各部门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要求和获得的效益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利益是有矛盾的。如水库工程,防洪库容留大些,增加了防洪效益,但由于有效调节库容减少,调节径流的能力降低,供水和发电等兴利效益必然减少。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除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利益必须综合考虑外,还需对其给上、下游,左、右岸带来的效益和损失进行综合研究。如在河流的上游兴建水库工程,库区要受到淹没、浸没损失,但由于水库的调控,削减了洪峰流量,增加了下游枯水期流量,给下游带来一定的效益。若从上游水库直接引用水量过多,必然减少下游引用水量,下游水利工程引用水量将受到影响。因此,水利工程的效益是复杂的,各部门或各地区间的效益有时要相互转移,称为效益再分配。
为了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一项水利工程的效益,在分析计算时,既要估算不同年份的效益,还要计算其多年平均效益;既要计算某一水平年的效益,还要计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效益的增长效益;既要估算本工程的直接效益,又要估算工程带来的间接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