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证书”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

“双证书”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证书”制度的实行,有利于高职院校将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定位准确,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随着“双证书”制度的实行,促使高职院校开始改革单一的办学模式,并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校的多方位的办学功能。

“双证书”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定位准确,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工作于生产管理第 线的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其发展离不开就业市场,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市场的职能岗位相配套,一个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除了具备相应的高职学历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胜任其岗位的发展需求。[12]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在提高其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只是单纯地采取职业培训或者进行学历教育是无法完成,必须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高职教育长久以来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难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因而盲目地模仿本科学历教育的发展模式,照搬其课程设置等,导致其院校办学没有丝毫特色可言,学生没有学习更多的特长,而且实践能力较差,在就业市场上也缺乏其竞争力。高职教育是顺应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产生的一种教育新类型,正是因为时代发展提出了要求,才产生这一新的教育类型,而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将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双证书”制度的实行,有利于高职院校将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定位准确,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这既符合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

随着“双证书”制度的实行,促使高职院校开始改革单一的办学模式,并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校的多方位的办学功能。高职教育在培育高层次的职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也有相关的经验。但是现阶段,在过分重视学历教育,忽视职业培训的办学体制之下,高职院校的这些优势和潜能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实行的是就业准入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许多人需要参加职业资格的考前培训,大批下岗、转岗、在岗职工需要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却找不到适合的培训机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工作又长期开展不起来,加剧了技能型人才供求的矛盾。在“双证书”制度实施以后,高职院校的任务更加艰巨,其既是学生学历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职业培训的任务,这就需要职业院校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多方面的功能,加快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步伐。(www.zuozong.com)

(二)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双证书”制度实行以后,高职教育中传统的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高职教育的学科教育倾向逐渐严重,其设置的一些专业与生产实践严重脱离,且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院校的人才质量。

“双证书”制度的实行中,要求在教学中也加入职业资格的标准,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的各项标准一一对接起来。职业技能的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是类似的,因而,以此标准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也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会随之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