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小时旅游圈”正变为现实,我省旅游产业与京、津联系日渐紧密,地缘优势逐步显现。河北省是景观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位的旅游资源大省,燕山—太行山片区沿线拥有优质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相对成熟的阜平天生桥瀑布景区和自然条件优越但尚未开发的东沟村杏花谷,曲阳县西沙湾王快水库等山水资源。因此,借力于京津冀一体化,充分发挥我省太行山区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对接京、津一线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广阔市场,打通燕山—太行山生态旅游产业带,将纵向资源开发和横向资源整合有机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符合当今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及时代特征。因此,课题组对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发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首先,在纵向资源开发层面,规划太行山生态旅游线路,以“原生态”主题为引领, 自然景观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自然景区原始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未被特殊雕琢过的旅游景点和线路开发,吸引京津冀乃至全国游客。另外,对于一直处于雾霾重灾区的京津冀地区来说,景区以自身“原生态” 自然景观特色为卖点,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时下雾霾治理的工作。(www.zuozong.com)
其次,在横向资源整合层面,课题组倡导“打造京冀生态旅游联盟,促进产业联动”的理念。太行山生态旅游产业带必须坚持京津冀整合营销原则,强化各级政府从中的协调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积极开展跨区域的旅游协作。京冀生态旅游联盟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将沿线吸引力强的景点进行有机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互补、市场联动、合作共赢的模式,为今后生态旅游产业带发展保留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只有在省际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整合与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突出燕山—太行山生态旅游主题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京冀双赢的局面,并最终达到其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