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蓝墨云班课的生理学课程考核改革

蓝墨云班课的生理学课程考核改革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考核过程中蓝墨云班课的运用贯穿始终,在考核项目如此烦琐的情况下,蓝墨云班课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将蓝墨云班课融入考核各环节,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简化了考核统计程序,还有力地支撑了考核改革。

蓝墨云班课的生理学课程考核改革

毛双法 肖 骞 陈志颜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摘 要:“生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考试制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学习成果考核的有效形式。现有的考核形式过于僵化,不利于对学生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借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平台对本校护理助产专业的“生理学”课程进行课程考核改革,有效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为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考核改革;生理学

“生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掌握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进而去理解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规律。这不仅要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素质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知识和技能基础,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的能力及有助于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早期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早期养成。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有效的形式。而老师怎么考决定着学生怎么学,考试方式又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所以,一种科学、合理的考核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考核形式

传统的“生理学”课程的考核形式由平时成绩(20%)+半期成绩(30%)+期末成绩(5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实验报告组成;半期考试题型单一,由50个单项选择题组成;期末考试则由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15分、简答题10分和单项选择题60分构成。

这样考核形式偏重知识的记忆,能体现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形式少;考试内容主要为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和理论点,标准化的客观题多,分析题、综合题等主观题少,难以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应用于临床的能力;成绩的构成以笔试闭卷为主,难以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教与学双方活动都必然会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样的形式显然不利于“生理学”课程目标的达成,也不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2 新形式

因此我们依据“全程营造紧张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以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重,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借此逐步转变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包括:①学习状态,5%;② 知识掌握度,20%;③ 逻辑表达、交流合作、独立分析问题等能力,15%;④ 知识应用、理解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等能力,2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包括:①期末理论考试,30%;②期末技能考试, 10%。具体考核内容及所占分值如表1所示。

表1 考核内容及所占分值

3 考核手段

新考核形式对考核手段提出了严峻的要求。传统的考核工具使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为了将老师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以移动网络借助手机终端,利用蓝墨云班课的多元评价、多形式课堂活动及课堂数据化管理等功能,轻松支撑课程的过程性考核。

具体环节操作如下:

(1) 学习状态考核。利用蓝墨云班课对学生进行十次不定期签到的方式来的考勤,通过期末的统计结果来进行评判。而学习积极性则通过蓝墨云班课经验值的比拼来评价。这大大降低学生的缺勤率,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你追我赶学习氛围。蓝墨云班课考勤与经验值界面如图1所示。

此外,能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数据化管理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针对该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如图2所示。

图1 考勤及经验值界面

图2 学习情况追踪

(2) 知识掌握度的考察。通过蓝墨云班课的测试活动来进行。我们按照每一章节在教学大纲中所占比例进行出题,每题0.1分,共20分。在每一次新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通过蓝墨云班课的即时统计功能,即时课堂诊断,调整教学策略,如图3所示。

(3) 知识应用、理解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等能力的考核。将四次临床案例通过蓝墨云班课的作业活动完成,如图4所示,并将评价形式设置为师评和学生互评共同进行。通过互评让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角色,使学生从教师的角度完成了知识的再学习,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如图5所示。而师评又能同时起到监督及控制的作用,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评价现象。这既减轻教师工作量,又能使知识获得巩固。

图3 随堂检测

图4 小组作业任务

图5 学生互评

(4) 期末技能的理论考核则以蓝墨云班课对全年级学生进行统一检测,保证了考核的公平度,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如图6所示。(www.zuozong.com)

整个考核过程中蓝墨云班课的运用贯穿始终,在考核项目如此烦琐的情况下,蓝墨云班课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将班课数据导出,并将数据导入考核模板,如图7所示。这样既保障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又大大降低了统计难度,使过程性考核的结构组成更清晰。

图6 技能理论考核

图7 期末总成绩统计模板

4 考核成效

2014年级、2015年级、2016年级“生理学”课程成绩的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3个年级“生理学”课程成绩的分布

三个年级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无明显差异,但成绩总体更向中间靠拢,中等成绩占最多数,向两侧逐次降低,成绩呈更成正态分布。但在考试题中案例分析得分率明显增高,说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5 实验组学生对新考试制度满意度调查结果

我们利用蓝墨云班课对实施新考核制度的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新考试制度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表3 试验组582名学生对新考核制度的满意度调查

这项改革,我们通过过程性学习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改变了学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学习态度,改变了学生妄图通过抄袭及格的侥幸心理,树立了正确的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获得。同时,将蓝墨云班课融入考核各环节,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简化了考核统计程序,还有力地支撑了考核改革。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将信息意识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能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发展趋势。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雪梅,吕正梅,陈晓蓉. 基础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J]. 解剖学杂志,2006,29(2):229.

[2] 于晓丹,吕淑霞,马镝,等. 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体会[J]. 考试周刊,2013(92):144.

[3] 赵利军,门秀丽,吴静,等. 定期病例分析性检测提高学生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89−1190.

[4] 程虹. 高等院校考试现状与改革探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3):135−137.

[5] 马永平,宋方洲,易发平,等. 七年制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与考试改革初探[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5):453−455.

[6] 张晓芹,张红,王丽萍,等. 从考试成绩谈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5):2376−2378.

[7] 陈兴书,姚忠祥,李成仁,等. 对八年制医学生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9,8(9):1058−1060.

[8] 杨艳萍,周鑫,刘福,等. 病理生理学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2014,16(8):601−603.

[9] 杨艳萍,李夏青,许瑞龄,等. 病理生理学考试改革的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76−478.

[10] 余日安,郜艳辉,赵新华,等.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 基础医学教育,2012, 14(10):751−754.

[11] 田鹤,王雅光,穆长征. 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考试改革探索[J]. 解剖科学进展,2015,21(2):221−2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