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彻底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的前提

彻底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的前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完全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出发,把改革的矛头指向全部社会主义制度,既要改革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更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彻底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否定斯大林,必然导致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他还明确指出,对社会主义实践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会导致亡党亡国的。

彻底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的前提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以重新评价十月革命以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

事情要从赫鲁晓夫说起。大家知道,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毛泽东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指出,这个秘密报告值得认真研究,这是因为,斯大林问题不仅仅是对斯大林个人的评价。在列宁逝世以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人们有时也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叫做“斯大林模式”。所以,对斯大林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毛泽东指出,斯大林的一生中,犯过某些严重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同他的伟大功绩相比较,毕竟是第二位的。科学地评价斯大林,肯定斯大林的正确的方面(这是他一生的主要方面),也就是捍卫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继承赫鲁晓夫的衣钵,而且更加变本加厉了。他把否定斯大林、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他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突破口。他提出,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斯大林主义”建立起来的一种“官僚专制”的“极权社会主义”“专横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严重扭曲”,是社会主义的“变形”。这种社会主义使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形成了垄断: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了“政治垄断”;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排除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了“经济垄断”;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排斥了其他意识形态,造成了“精神垄断”。这些垄断导致了各个方面的“异化”:政治垄断导致“人与政治的异化”,经济垄断导致“人与生产资料、财产的异化”,精神垄断导致“人与文化的异化”。这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三垄断”“三异化”。他宣布:“几十年来强加给党的社会主义原来的那种理论和实践模式已经站不住脚了”,“已遭到战略性的失败”,他认为,“这一结论具有原则意义”,因而必须实行“革命性的变革”,消除垄断、克服异化。他提出,要“彻底抛弃斯大林模式”,“粉碎斯大林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有关的一切东西”,“告别过去”,“根本改造整个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形象地说,要炸毁过去的一切”,等等。他的改革就是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

顺便说一下,有人在谈论我国改革的必要性时,也总是强调我们存在“三垄断”,把它作为改革的对象,所以,他们的改革思路同戈尔巴乔夫是一样的,甚至连用语都一样。

我们还是谈苏联的改革吧。“三垄断”“三异化”的说法,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是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是改革应该改什么。从理论上讲,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恰恰是两种改革观的根本分歧所在。(www.zuozong.com)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探索的产物。应该分两个层次来评价这一制度:在基本制度层次上,它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完全正确的;在实现这些基本原则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层次上,它在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严重缺点。因此不能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毛泽东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要“三七开”,成绩是基本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是科学的辩证的结论。相应地改革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改革,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戈尔巴乔夫则相反。他完全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出发,把改革的矛头指向全部社会主义制度,既要改革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更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种改革当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彻底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恢复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

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如何评价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绝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的原则问题。彻底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否定斯大林,必然导致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懂得,为什么我国某些人谈论改革的时候,要集中力量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竭力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了。应该说,敌对势力是深谙此道的。

习近平同志今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科学地评价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出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巩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曾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苏联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明确指出,对社会主义实践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会导致亡党亡国的。他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共为什么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了。最后‘城头变幻大王旗’只是一夜之间。教训十分深刻啊!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应该说,习近平同志这段话是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提出来,他把科学地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意义说得十分清楚了。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社会制度演变和苏共亡党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