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湾新区(普兰店市)现有居民93万人,在校中小学生5.3万余人。普湾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的组成部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工作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
关注特殊群体 促进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公平教育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公平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教育群体,保障儿童入学机会,做到“三保一提高”,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保障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10031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子女在我(区)市享受当地学生同等受教育权,区(市)政府在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建立进城务工子女奖励政策。去年区(市)财政拨付455万元,用于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子女就读奖励。
保障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建设。全区(市)对义务教育阶段6543名留守儿童进行登记,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2013年,政府投入7535.9万元购进219辆校车,运行路线416条,站点2001个,承载学生21000人,率先在全省实现校车全域覆盖,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会义工团体、爱心组织定期深入学校开展爱心讲座、互助活动和爱心捐赠活动,形成政府关注、社会参与、学校和家庭共同实施的工作格局。
保障三类残疾儿童的入学权利。2009年,政府投资1600万元,按照国家标准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各类残疾儿童134人,随班就读259人,送教上门35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98.3%。工作中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强化机制建设,做到“三个完善”。一是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二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完善救助体系建设。对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助学金制度,去年发放助学金500多万元。
提高普通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按照“均衡发展,消除择校”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普通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2013年为87%,去年提高到91%,基本消除城区学校拥挤、农村学校“空壳”现象。
利用创建平台 促进同步发展
推进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2013年,普湾新区(普兰店市)政府先后制定《创建省基础教育强区(市)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市)方案》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和项目建设,推进五大教育功能区建设,做到“三推动三实现”。
推动教育经费增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区(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去年在区(市)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7%的情况下,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同比增加2.53%。增减之间体现区(市)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持,体现了区(市)政府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区(市)政府计划投入3.96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高水平发展。
推动问责机制建设,实现干中求发展。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明确发展责任、健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三五”问责机制。结合校长交流机制的实施,对初中学校管理划定3条红线:学生辍学率超过5%、全科及格率低于25%、毕业平均分低于250分的学校将被分别给予提供书面说明、进行诫勉谈话和调整领导班子处理,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干更不能怎么样”的管理瓶颈。去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监测,初中差异系数0.42,达到均衡、高水平的发展态势。(www.zuozong.com)
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薄弱学校优质发展。两年来,通过建设共有100所学校达到省标准化学校的要求。仅去年,就投入资金794万元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所需的计算机和图书配备。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专家组对我区(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我区(市)对标准化学校建设重视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2013年,我区(市)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确定5所薄弱学校,并制定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每校拨付25万元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实施调整领导班子、加大教师培训交流、实施跟踪视导等措施,5所薄弱学校实现学校面貌改变、学校管理精细、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已达到本地中等学校水平。
抓住关键环节 促进师资均衡
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固本强基的作用,我区(市)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为激励、以合理配备学科教师为保障、以教师定期交流为推动,以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为基础,使师资队伍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壮大。
教师交流实现内外结合、双向联动。一是跨区域交流。我区(市)与大连市中山区实行城乡一体组团办学、共同发展。去年派出9期共225名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培训,接收中山区18名教师到我区(市)支教。二是区域内交流。制发《普湾新区(普兰店市)教师支教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教师交流管理。去年城区学校面向农村中小学交流教师40人,其中骨干教师9人,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观念更新和转变教学方式提供了榜样引领。
教师培训实现梯级展开、全面提高。一是注重教师培训的广度。去年完成新上岗教师培训、年轻教师培训、全员培训、新教材培训、校本研修互助培训网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计15000多人次,实现专任教师全覆盖。二是注重学科教师培训的深度。在学科教师培训中,既有基础培训,也有提高培训。去年接受北师大培训的教师362人,到异地接受省级培训152人,接受国家级培训1人。各类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助推了我区(市)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规范办学行为 促进全面提质
规范办学行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我区(市)以落实课程计划为前提,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规范课堂教学为重点,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开全学科,开足课时。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重视地方课程的落实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行学校体育、音乐和美术教育工作年度公示制,提高教师配置的专职率。今年,初中、小学音体美三科计划招聘85名教师,占招聘总数32.7%,确保校园足球活动、艺术活动得到高质量开展。
阳光入学,均衡编班。坚持阳光分校、阳光分班、阳光排座,推进教育公平。在阳光分班工作中,我们已探索出“三公示”工作模式。即分阶段公示班主任、科任教师名单,公示班级学生名单,公示分班过程及结果。教育局邀请人大、政协、责任督学、家长和学生代表现场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赢得市民的广泛赞誉。目前,我区(市)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制发细则,以督促教。我区(市)以《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为指导,制发《普湾新区(普兰店市)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落实课程计划督导评估细则(试行)》,每学期对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落实课程计划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为推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向学习要潜力,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助力,向团结要合力,使区域义务教育保持均衡、高水平发展态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