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高考成绩和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后,武宁全县上下为之一振:全县二本以上上线390人,而这一数字在2012年是137。其中,武宁一中沙田校区实验班,44人参考,一本上线36人。武宁县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振兴武宁教育规划三年初见成效。
“三年见成效”是武宁振兴教育“三步走路线图”中的第二步。2011年,新一届武宁县委、县政府班子面临着全县高考成绩连年徘徊低谷、群众对教育信心日益丧失的教育惨状。教育不发展武宁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教育视为最大的民生,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五届人大会上,向全县人民作出了“振兴武宁教育”的庄重承诺,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的振兴“路线图”。一系列重大举措和行动相继在全县人民的盼望中亮相,决心之大、措施之硬、投入之多前所未有: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研,与教育工作者座谈,给一线教师授课;投入3亿元建教育园区;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16%用作教育经费,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安排50万元以上教师培训经费和95万元教育教学奖励资金;追加投入150万元一次性解决全县教师医保金。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以及随之带来的变化,相比其他学校,原武宁一中和武宁实验中学的师生感受更加强烈——2013年,他们经历了一场涅槃般的变革:两校合并,重组武宁新一中。高中教育是武宁教育的痛,武宁振兴教育的关键在于补齐这块“短板”。这场变革在2011年县委、县政府新班子上任伊始即开始酝酿,当年,投资2.5亿元的新一中开始动工建设。(www.zuozong.com)
为优化高中教育资源而进行的重组,虽因搅破了既得利益格局而困难重重,但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于2013年顺利完成。这年秋季,武宁新一中开学,原一中和实验中学4000多名师生搬进新一中。这场重组资源的变革,改善了条件,优化了配置,搅活了思想,催生了活力,给武宁高中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
新气象还包括伴随着教育大投入、大改善而来的县委、县政府对新一中办学的高要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刚满40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毕业的张震成为驱动武宁新一中这艘航母的人。为了真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武宁新一中大胆探索,创新管理,实行“一校两区,一优一特”的办学模式和“分区管理,分区考核,分区负责”的管理机制:沙田校区集中优质生源办优质高中教育,黄塅校区培养艺术体育等特长生办特色高中教育,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推崇分层教学的张震2012年接任武宁一中校长后“强班强办”狠抓实验班,实行优生优教,该班今年高考取得了武宁前所未有的好成绩:44人参考,一本上线率81.82%,二本上线率100%。
“这一切的新,我感觉就像刚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一样,在用十足的兴趣、百般的热情去面对它,我这‘老油头’现在浑身是劲。”学校重点班班主任黎明老师这样说。重点班属学校二流班,但他带的这个班今年也有8人上一本线,还有多人上二本线,这让很多业内业外人吃惊不小。黎明的状态代表了武宁新一中大多数老师现在的状态。沙田校区一本上线率12.29%、黄塅校区艺体生二本上线率65.44%,创全校、全县历史新高的这一成绩,一方面就是老师们状态良好的直接印证,同时也证明了“一校两区,一优一特”办学模式的正确。
“现在,老师们劲头在回升,家长们信心在回涨,全县教育环境在回暖,武宁的教育‘五年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有信心兑现‘振兴武宁教育’的承诺。”武宁县教育局局长邱立平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