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危险预知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现场危险预知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的提出在开展TnPM发现和清除六源活动时,如何将它与工厂经常开展的现场危险预知活动有效结合,是很多企业安全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危险源,即潜在的事故发生源。2)在开展现场危险预知活动期间,加强对三类危险源的识别与治理给出总体思路。警示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对减少意外、防止重大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场危险预知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1问题的提出

在开展TnPM发现和清除六源活动时,如何将它与工厂经常开展的现场危险预知活动有效结合,是很多企业安全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2体系对应的理念

TnPM的六源中一个重要的源头就是危险源

危险源,即潜在的事故发生源。它主要包括:

1)生产现场环境危险源。例如,厂房设备布局、走火通道设计、电气线路分布设计、上下楼梯结构、生产热源通道及出口、产品运输传输设计、桥式起重机安全系统、电梯安全系统、锅炉安全系统、水道设计等不合理造成的危险隐患。

2)设备运行危险源。它包括设备传动链条、传动带、齿轮的外部保护不当;加工中产品可能出现的飞出、飞溅、错位;加工设备中工具、辅具、模具、夹具的松动飞出、错位造成的伤害;设备泄漏引起的有毒气体溢出;强烈的设备噪声、光辐射、核辐射;设备的负压、冲击;设备的高温度、高压力、高电位、高电磁泄漏造成的伤害等。

3)人为操作危险源。它是指由于人运用工具或者设备操作不当如碰撞、打击、掉落、刺出造成的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人身伤害。

总之,一切可能引起人身伤害、环境破坏以及企业财产损失的隐患均属于危险源。危险隐患并不一定是即时发生的危险,发生的概率也许不一定很大,但事件发生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奇(Heinrich)曾经通过统计发现:330件工业意外,300件不会造成伤害,29件会引起轻微伤害,仅有1件会造成严重伤害,其状况如图3-15所示。按照海因里奇安全法则,要想减少严重伤害事件,必须让那些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意外事件同时减少。

978-7-111-46676-5-Chapter03-15.jpg

图3-15 海因里奇安全法则

为了避免一件严重的意外,海因里奇主张要努力减少引起轻度意外伤害和没有引起任何伤害的意外事件数。也就是说,只有把意外事件数减少,才可能消灭造成严重伤害的意外。

我们进一步把海因里奇的安全法则扩展到整个生产领域,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只有尽力减少那些不造成废品的微小缺陷才能杜绝废品的产生;只有消除设备的任何潜在的、微小的故障,才能使设备的功能故障、突发停机以及事故根本消除。这也是TnPM大力提倡开展现场六源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www.zuozong.com)

3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开展TnPM六源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者可以引导员工重点针对生产现场环境危险源、设备运行危险源和人为操作危险源进行针对性识别。识别的主要方法就是应用海因里奇安全法则的理念,依照“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主要是什么样的原因?”、“应该如何早期处理或防范?”的步骤展开。

一般来说,生产现场环境危险源的解决依赖于对现场环境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环境要素,通过重新布局、环境改造、再设计、改建、加装防护设施、现场定置化管理等方式解决;设备运行危险源要通过对设备设计加装防护、报警装置,通过强化对员工的安全防护、劳动保护和培训,或通过对设备工艺的再设计和改进来根本解决;人为操作危险源通过操作规范训练和严格管理,通过纠错、防错程序设计,通过可视化的作业提示来减少和避免。

4解决问题的效果

企业安全部门借助TnPM六源机制深入开展现场危险预知活动,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与“安全管理月”等活动有效结合。

2)在开展现场危险预知活动期间,加强对三类危险源的识别与治理给出总体思路。

3)从一线人员参与的角度来看,可加强人为操作危险源的规范训练和严格要求,引导员工积极提出“防错纠错”的改善措施。

4)加大对员工提出的生产环境危险源设备运行危险源的治理。

5解决问题的案例

湖南关西汽车涂料公司通过危险预知活动(KYT)来消除六源中的危险源,就是动员全体员工寻找危险隐患、制订策略、防患于未然的寻找和控制危险源的活动。

要想减少严重伤害事件,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的意外或轻度意外事件,减少消除的重要方式就是“小题大做”和“大惊小怪”。为此,企业创造了“警示报告”这种模式。所谓的“警示报告”,就是当员工发现任何产品质量、设备故障及安全防护隐患时,及时填写一个“警示报告”(也称惊吓报告),报告给现场管理者和主管。这一警示报告的作用如同放大镜或显微镜,把一些易于被忽视的问题揭示出来,引起警惕、采取措施,以防演变成重大的问题。这种“警示报告”的模式可依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不同而不同。

“警示报告”要及时地被汇总、归纳、统计、并采取措施对可能造成的问题加以防止。管理者要对警示报告的撰写人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对于有意义、有价值的报告给予奖励。警示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对减少意外、防止重大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