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最后一条动态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分类

以最后一条动态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分类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潜水”用户的“潜水”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表6-9所示的是从已有数据中按年份统计出的“潜水”用户最后一条动态发布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发表最后一条动态时间为2018年、2019年的用户为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其余“潜水”用户为持续沉默的“潜水”用户。我们在“知乎”上手动搜索了这12名用户最近5次发表动态的时间,具体信息如表6-10所示。

以最后一条动态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潜水”用户的“潜水”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用户进入“知乎”平台、参与话题讨论、开始发表内容的时间节点各不相同,再加之外界环境的干扰会使用户在不同阶段使用“知乎”平台的动机不同,所以“潜水”用户的角色会随着时间的演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知乎”平台上,如果我们想要从共时的角度对“潜水”用户进行划分,就要用当下的眼光去观察哪些“潜水”用户只看别人发表的帖子却从来不参与互动,哪些“潜水”用户积极地去获取平台上的信息和知识并和他人互动。在“知乎”平台中“潜水”用户和他人互动、参与讨论主要体现在关注了话题、问题、品牌提问、收藏夹、圆桌、专栏,赞同了回答、文章,收藏了回答、文章,参与了Live等动态发布。在所获取的一手数据中,我们可以根据“潜水”用户最后一条动态的发生时间来判断其是否活跃,从而把“潜水”用户划分为持续沉默的“潜水者”和活跃参与的“潜水者”。表6-9所示的是从已有数据中按年份统计出的“潜水”用户最后一条动态发布的时间。

表6-9 “潜水”用户最后一条动态发布时间分布表

从图6-10可以看出,2018年、2019年最后一次发表动态的“潜水”用户数要远大于2011—2017年最后一次发表动态的“潜水”用户数。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发表最后一条动态时间为2018年、2019年的用户为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其余“潜水”用户为持续沉默的“潜水”用户。并且在“知乎”平台中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数要远大于持续沉默的“潜水”用户数。

图6-10 “潜水”用户最后一条动态的发布时间分布图

(1)活跃参与的“潜水者”(www.zuozong.com)

将最后一次发表动态的时间为2018年和2019年的“潜水”用户的数据提取出来,共有9 115条数据。采用系统抽样法,首先将筛选出来的所有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从1开始编号,一直到9 115号,然后从第7号开始,每隔900个人抽取一次,一共得到12位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我们在“知乎”上手动搜索了这12名用户最近5次发表动态的时间,具体信息如表6-10所示。

从表6-10可以看出,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会通过点赞、收藏、关注等操作表明自己在关心某个话题或者问题,这与Takahashi和Willett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Takahashi和Willett认为活跃参与的“潜水者”会通过其他通信工具私下与分享者交流,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看法,但是在“知乎”平台上,活跃参与的“潜水”用户只会表达对某些内容的认同,但是不会去分享自己的看法。

表6-10 12名用户最近5次发表动态的时间

另外,虽然这些活跃潜水用户都在2018年以后发表了动态,但是他们发表动态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例如,2262114夏至、Wang Hedger、黄斌达、赵金伟、左曳这几个用户,他们虽然有动态,但是每年可能只有两到三条。这和他们不经常登录平台有关,他们使用“知乎”的动因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当自己遇到想要解答的问题、想要了解的话题时才会登录平台,其余时间则不会过多的浏览相关内容。而对于犹豫的捕手、homedown、寒风潇潇、马迪威这几个用户,他们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有动态。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和用户的工作性质有关,他们因为个人时间原因,并没有时间过多的参与回答、讨论等,因此造成了“潜水”,但是一旦有闲暇时间,他们就会到平台上来看一些感兴趣的帖子并点赞、收藏或者关注。对于Wyyy、王若冲这类用户,他们几乎天天有动态。这种行为的动因应该是他们对“知乎”平台的内容非常认可,具有个人认同感与归属感,但是可能是因为工作性质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或者是因为觉得自己专业能力不够,他们从不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只是默默地关注别人发表的内容。

(2)持续沉默的“潜水者”

除去活跃参与的“潜水者”,其余的就是持续沉默的“潜水者”。在“知乎”平台上持续沉默的“潜水者”是指在2018年、2019年都没有过动态的“潜水”用户,在获取的所有用户中共有5 375位这样的用户。

这些用户中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潜水者”。第一种是那些对“知乎”平台不具有个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用户,他们有的认为在网络上随意留下痕迹是不安全的,有的因为性格过于羞涩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任何互动,从而做出了只浏览,不发帖也不点赞、不关注的行为;第二种是那些完全放弃了“知乎”平台的沉默用户,他们有的是因为觉得“知乎”在开放注册后整个平台的内容质量下降,社区环境变得不好,有的是因为“知乎”根据用户经常浏览社区向用户智能推送消息,但是他们更想看到多样的、不熟悉的领域知识,因此这类“潜水”用户对“知乎”丧失了兴趣,不再使用该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