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们出行、办事离不开身份证。在八十年代之前,出行、办事、住宿等都要用介绍信来引见,说明来者何方人士、何种身份、从何而来、到何处去、所办何事等等。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诸如,出门住宿要用介绍信,出外办事要用介绍信,出外做工要用介绍信,遇到问题要用介绍信,购买紧俏商品、控制商品要用介绍信,所以介绍信就成了万能之宝。
介绍信由没加盖公章的介绍信印本和公章两部分组成。那时候大队有公章,也有印制好的十六开介绍信印本,每本一百页,页面上分存根和介绍信正文两部分,上边为存根,约占页面的三分之一,存根上记载着介绍信的编号、正文提要、有效期、签发人、开具介绍信的时间等,以便出具单位留存备查。存根和介绍信正文之间有一条中间断开的横虚线,横虚线的断开处印着“字第号”,开信时在“第号”之间空位上用大写书写介绍信的编号,“字第号”的上面也要加盖公章。这条横虚线是介绍信的剪裁线,剪裁时在“字第号”和公章印迹中间裁开,这条虚线也是存根与介绍信的验证线,来检验介绍信的真伪。页面下部三分之二为介绍信的正文,在“字第号”的下边当中部位印着“介绍信”三个大字,正文一般格式为:兹介绍我单位×××同志等××人前往你处联系(办理)有关××××××事宜。希予以接洽为盼。此致、敬礼(有效期××天)(加盖印章)××××年××月××日
介绍信印本有一定的格式,多数是竖排版的,也有横排版的。另外还有专用的介绍信,比如人事介绍信、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等是另一种格式。除了带存根的介绍信,还有用白纸或信笺写的便函式介绍信。介绍信上面要加盖公章,所以人们所说的介绍信都是指加盖公章的有效介绍信。盖公章是有位置的,通常把公章盖在介绍信正文右下角的年月日上面,要求压年盖月。没有公章的介绍信属于私人信函,在公事中不生效,不能作为公文处理。
谈到介绍信就不能不说说公章,六七十年代每个大队至少有三枚公章,一枚是大队的行政公章,一枚是党组织公章,另一枚是团组织公章,最常用的是大队的行政公章。这些公章都是用木头刻制的,印面为圆形,直径约四公分,刻出来的字是反的,盖章时用红色印泥。为了防止印泥把字糊死,红色印泥上面盖上一层纱布,每隔一段时间管公章的还要用针或小毛刷清理公章字里面的印泥,后来改为印油。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行政机构的撤并和上级政府机构名称的更改,大队(村)公章也进行了若干次改版。以我们村为例:一九五八年以前村公章为“赤峰县姜家营子乡老水泉子村委会”,同时还有一枚公章为“赤峰县姜家营子乡水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印面为横椭圆形,排版格式上行为“赤峰县”,中行为“水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行为“姜家营子乡”;一九五八年建立人民公社,村公章改为“赤峰县姜家营子公社老水泉子大队管理委员会”;一九六八年“文革”期间,大队公章改为“赤峰县姜家营子公社老水泉子大队革命委员会”;一九七零年大队公章改为“姜家营子乡人民公社老水泉子生产大队”,总感觉这枚公章多了一个“乡”字;一九八三年撤销赤峰县改设郊区,大队公章改为“赤峰市郊区姜家营子公社老水泉子大队管理委员会”;一九八四年七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大队改村,村公章改为“赤峰市郊区姜家营子乡老水泉子村民委员会”;一九九三年赤峰市郊区更名为赤峰市松山区,村公章改为“赤峰市松山区姜家营子乡老水泉子村民委员会”;二○○五年姜家营子乡被合并到老府镇,村公章改为“赤峰市松山区老府镇老水泉村民委员会”,这枚公章漏掉了一个“子”字(老水泉应为老水泉子),因为乡镇改制合并,村委会并未改制改名,如果行政机构改名也要按有关程序操作,也不能以错代改。公章每个单位都有,现在虽然没有过去作用那么大,但是所有的单位都离不开它。
过去机关单位对公章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大队的公章一般由大队会计掌管,但是大多数介绍信都由大队领导签批,比如涉及人、财、物、外调、政审材料等。公社的公章由公社秘书掌管,党政机关的公章一般由政工干部掌管,有的由人事干部掌管,有的由秘书掌管。单位的级别越高,公章的作用越大,介绍信能办的事就越多。那时候人们对掌管公章的工作羡慕至极,总觉得掌管公章的人手里有很大的权力,开具介绍信很随意,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给谁开就给谁开,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随意,殊不知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他们在工作中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要求。(www.zuozong.com)
我当大队会计时,大队公章由我来管理。大队领导或其他人出门办公事都要带上几张空白介绍信备用,空白介绍信的存根上要注明:“空白”、批准人、持信人、开信时间等。空白介绍信上只填写编号,加盖公章,不写正文和年月日,持信人根据需要随时填写。持信人事后把没有用过的空白介绍信退还给单位,管公章的把空白介绍信贴在原存根上,并在介绍信的正文处写上“作废”或加盖带有“作废”字样的印章。用过的空白介绍信,持信人要在存根上注明用途等。
那些年出门办事要带好三样东西,即人民币、粮票和介绍信。缺一不可,不带哪一样都寸步难行,不带粮票吃不上饭,不带介绍信办不了事、住不上宿。参军体检用介绍信,考学、入学用介绍信,毕业分配后报到用介绍信,结婚、离婚用介绍信,孩子入户用介绍信,出门住宿用介绍信,临时工、合同工应招用介绍信,购买化肥用介绍信,购买农药用介绍信,用粮食兑换粮票用介绍信,领取救济粮用介绍信,领取救济款用介绍信,参加各种会议用介绍信,洽谈工作少不了介绍信,购买炮药、雷管更离不开介绍信……
现在的身份证在许多方面代替了过去的介绍信,使人们办事、出行更为方便。与过去相比较介绍信的适用范围在逐渐缩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