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有几样物品又红又火。
人们出于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毛主席像章红极一时。初期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很小,像小纽扣那么大,圆形,金黄色的小边,红色的底子,金黄色的毛主席头像,比较简单,人们戴在胸前很是荣耀,开始发行的数量极少,谁能得到这样一枚像章如获至宝。后来制作的像章规格越来越大,样式也越来越多,色彩和图案也越来越丰富,再后来还有瓷制的,更加新颖。
像章上的主席像有正面的,有侧面的,有半侧的;有戴帽子的,如八角帽、普通军帽、草帽、安全帽;还有不戴帽子的;有全身的、大半身的、半身的、小半身的,还有到领子部位的头像。毛主席像章的形状大多是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方形的、长方形的、五角星形状的、国旗形状的。毛主席像章的颜色,头像的颜色以金黄色为主,兼有银白色、肉色等。瓷制的像章颜色更接近实际色彩,底子以红色为主。毛主席像周围的图案,一般在毛主席像的周围放射着金色或银白色的光芒,有的在毛主席像章的下部镶嵌着国徽图案、天安门城楼图案、齿轮图案、麦穗图案、五星红旗图案、梅花图案、向日葵图案、毛体毛主席诗词图案、“为人民服务”语录图案等。着装有着绿军装的、有着灰色中山装的、有着白色衬衣的、有着黑色大衣的等等。后期制作的毛主席像章,款式多样、工艺精湛、色彩丰富、表情逼真、质感细腻。
那时毛主席像章,可以要也可以抢,有两句口头禅:“主席像章人人爱,你不给我我就拽;主席像章人人想,你不给我我就抢。”所以一枚像章有时几易其主,时间长了把挂像章处的衣服都扯破了,谁胸前挂一枚款式新颖的毛主席像章,就得倍加小心,防止别人给抢走。当时,人们对毛主席像章的感情既是一种心爱,亦是一种崇拜。据传说毛主席看到像章时说:“像章很好,还我飞机。”当时像章是用铝做的,而铝又是做飞机的重要原材料,在当时是一种很稀缺的金属材料。说来也怪,当时村里也没有卖像章的,也没有发像章的,哪里来的那么多像章,到现在始终是个谜。从全国来说,估计生产的毛主席像章数亿计;从每个家庭来说,一般都得有十几枚乃至几十枚。但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只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个收藏家的手里有一些像章,那么多像章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真是不可思议。
《毛主席语录》红极一时。我见到的第一本《毛主席语录》是三十二开本,封面和封底是白色的,“毛主席语录”五个大字是红色的,封面中间位置印着红五星。后来见到的就多了,有六十四开本白色封面红字简装的,有五十二开本红色压膜简装的,有五十二开本、六十四开本红色塑料皮套装的。封面有机器压字的,上头印着“毛主席语录”字样,中间印着五角星,有封面上边印着毛主席彩色照片,下边印着“毛主席语录”字样的。有《毛主席语录》单行本的,有《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二合一合订本的,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和《老三篇》三合一合订本的。有的人手里的《毛主席语录》换了一茬又一茬,从三十二开简装换成五十二开、六十四开简装,从简装换成塑料套装,从《毛主席语录》单行本换成合订本。《毛主席语录》从白皮简装到红色塑料皮套装,书名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把《毛主席语录》敬称为“红宝书”。那时每家都有好几本《毛主席语录》,开始户均一册,后来达到人均一册,再后来随着《毛主席语录》版本样式的不断创新,人们也在不断地更换,有的一人手里就有几册《毛主席语录》。
据资料记载,《毛主席语录》是六七十年代中国最流行的书,也是那期间销往国外数量最多的书。这期间《毛主席语录》在国内外出版了五十多种文字,有五百多种版本,总印数达五十多亿册,被销往亚非拉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当时全世界三十多亿人口,人均一册半,被国际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流行的书,世界读者最多的书。一九六四年五月一日《毛主席语录》在军队内部正式出版发行,摘编语录三百六十六条,第一版《毛主席语录》有五十二开本纸面平装和六十四开本红色塑料套装等两种版本。一九六五年八月一日《毛主席语录》再版本出版,摘编语录四百二十七条,有三十二、五十二、六十四开本等三种版本,发行范围仅限于军队内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毛主席语录》第三版出版发行,由部队内部发行变为全国公开发行。一九六七年《毛主席语录》第四版出版发行。一九七六年四月出版的《毛主席语录》是最终的版本。除此之外,在此期间非正式出版不计其数。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二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通知》。从此,《毛主席语录》在新华书店消失,在官方活动中不再“露面”,渐渐成为民间收藏品。
五星帽徽红极一时。红色的五星帽徽是男青年人的至爱,不管是什么样的帽子都要带一个帽徽,起初这种帽徽来源于部队,但光从部队方面来太少了,无法满足青年人的需求。后来不知道是谁想出了个主意,自己动手做,用铁皮剪一个五星,然后在五星的五个角当中,用铁剁子剁上一个小槽,用钳子折出鼓腔,用焊锡在凹面焊上别针,再涂上红漆,一个红色五星帽徽就完成了,满足了青年人的需要,但是做出来的帽徽感觉很粗糙。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想办法弄铁皮、找红漆、找制作工具等等,制作帽徽的热情是那么高。(www.zuozong.com)
绿色军帽红极一时。拥有一顶绿色军帽是青年人向往的,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青年都戴绿单帽,连一些思想意识比较超前的青年女性也要戴上一顶绿军帽或仿军帽,那时,青年人看见谁戴着一顶军帽就羡慕得不得了,也不乏出席重要场合、出门办事和走亲戚串朋友借戴军帽的。开始都是从部队弄来的,因为数量特别少,所以青年人也是抢来抢去的,有时还有抢恼火的,后来供销社也卖仿军帽了,和真正的军帽差别很大,从布料、颜色到制作工艺都有很大差别,远处望去还能以假乱真,走近一看就会露馅。那时仿造能力差,也可能是国家不允许做成真正的军帽。
绿色军装红极一时。那时绿色军装是青年人的至爱,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望尘莫及。谁家有了当兵的,兄弟姐妹的军装梦有可能就会变为现实。军装分军官服和士兵服两种,士兵的军装上衣没有下面的两个大兜,所以人们更向往的是军官服,一是好看,二是证明自己的亲属有在部队当军官的。那时小青年们想军装就像现在开着夏利车想着宝马车一样。但穿军装不像戴军帽,戴军帽可以戴帽徽,穿军装决不许戴红领章。
我念大学时,我三弟在林西高炮团当兵。一九七七年秋天,三弟到赤峰集训时到学校看我,被我班几名要好的同学看见了,他们问这个当兵的是谁,我说是我三弟,同学们说能不能跟你三弟说说,咱们借他的军装到照相馆照张相。后来我们几个同学找个星期天,拿着借来的军装、军帽到照相馆轮着番地照相。为了突出红色的领章、帽徽及绿色的军装,我们让照相馆把照片给洗成彩色的。那时彩色胶卷还没有普及,黑白底版洗成彩色照片很费事,光面相纸无法着色,洗照片时要用皱纹纸,照相馆的着色师自己配颜料,然后用毛笔蘸着颜料,把面部涂成肉色,把脸颊涂成粉红色,把领章、帽徽涂成红色,把军装涂成绿色。当时看来就相当不错了,可与现在的彩色照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呀。
军用挎包红极一时。绿色军用挎包也是青年人最喜爱的。挎包上印着或绣着红色的“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兜盖儿上印着或绣着红色的五角星,五角星的两侧各有三道红杠,当中的杠长,上下的两条杠短。兜子的绿色背带上有一个“曰”字形铁皮卡子,兜带可在这个铁卡子上放长或缩短。看起来是一个很普通的绿色帆布挎包,但在当时却得到了青年人的青睐。
当时青年人对军装的热爱足以证明他们对军人这一职业的崇敬和向往。我想并不完全是这几样军用物品的吸引力,更主要的是对解放军的一种敬仰和对这个职业的羡慕,他们把军帽、军装、军鞋等军用品,当成了解放军的化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