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色产品介绍:千层底布鞋

特色产品介绍:千层底布鞋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制作千层底布鞋需要经过近百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其中,传统手工技艺97项,“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成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唯一一项来自手工布鞋行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见,千层底鞋的结实耐穿。千层底布鞋鞋底的制作,具体要经过七道工序。据记载,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

特色产品介绍:千层底布鞋

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其面料为礼服呢等上等材料,配以漂白布里制成鞋帮,经绱做成鞋。由此,千层底就泛指手工纳制的布鞋鞋底。纳底布鞋发展到清代,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无论是造型、材料或是技艺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

图6-6 内联升传统的千层底布鞋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所谓“千层底”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层,一方面是其形象的说法,更主要是指制作过程中的工序繁缛,工艺要求严格。制作千层底布鞋需要经过近百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有明确严格的规定。以纳鞋底这道工序为例,纳底工艺要求每平方寸纳81针以上,每双鞋要纳2100多针,且针孔细,麻绳粗,要针码分布均匀,一针一线,全部手工制作完成(图6-6)。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此批“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510项,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共计10大类。其中,传统手工技艺97项,“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成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唯一一项来自手工布鞋行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产品特点

内联升传统千层底布鞋,选用纯毛料、棉布、牛皮、麻绳等天然材料,加工过程完全采用手工制作,选料精湛、质量上乘。经过精心加工制作,产品具有透气性能好,冬御寒、夏吸汗的特点,对足部具有保健的功能。

1.保暖性能好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完全手工制作,鞋底采用全新的纯棉白布纳制而成千层底,并选用全新棉花絮填充,因此具有保暖的特性。

2.透气性能好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精选优质的纯棉、纯麻绳手工纳制,具有透气、吸汗的特点,有利于双脚散发热量,减少双脚因经常走路而结集脚汗,避免脚汗的淤积使人感到的闷、热、湿及周身不适。

3.防滑性能好

内联升手工“千层底”布鞋,适当垫高鞋跟的设计,既能维护人脚底的足弓,还具有防滑效果。

4.柔软性好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因采用全新纯棉白布纳底、全新棉花絮填充鞋底,因此具有穿着轻松、舒适的特性。

中国俗语说:腿勤人长寿,脚勤人身壮。养生、保健、长寿是当今人类最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足下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内联升布鞋保暖、吸汗、透气性好,使用纯棉、纯麻制作的千层底布鞋,能保持干燥,防止细菌生存,达到减少脚病和保健的目的,为此,很受民间百姓的欢迎,人们用“穿坏两双帮,穿不坏一双底”来评价内联升的千层底鞋。可见,千层底鞋的结实耐穿。

正是千层底鞋的这些特点,2006年,内联升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布鞋第一家”称号(图6-7)。

图6-7 内联升被评为“中国布鞋第一家”

(二)精湛的技艺

千层底布鞋的做工复杂,工序繁缛,技艺高深,难度大,耗时长,而且工艺要求严格,每双鞋的制作都要经过剪裁底样、填制千层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帮、绱鞋、楦鞋、子修抹边、检验等近百道工序,制作一双鞋往往要花上四五天的工夫。手工缝绱鞋时,则要求必须紧绷楦型,平整服帖。绱鞋的针码更得间距齐整,鞋帮与鞋底的结合要严合饱满。

千层底布鞋鞋底的制作,具体要经过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明确严格、一丝不苟的要求。(www.zuozong.com)

(1)制袼褙:把上好的纯棉白布用浆糊一层层粘贴在一起,贴至1.5毫米左右,烘干成布板,俗称“打袼褙”。

(2)切底:把袼褙切成一片片的鞋底。

(3)包边:每片鞋底用新白布条包上四边。

(4)粘合:把包边后的鞋底料八、九层粘在一起。

(5)圈底:用麻绳把粘合后的鞋底沿四边缝合。这道工序决定着鞋的式样强度,因而是七道工序中的重要一环。

(6)纳底:用上等麻绳纳制鞋底。要求每平方寸鞋底纳81针以上。麻绳粗、针孔细,加工时得用手勒得紧,针码还得分布均匀。

(7)捶底:鞋底要放到80~100℃的热水中煮,然后用棉被包严热闷,闷软后再用木槌捶平、整型、晒干,这样就使几十层布和十几层袼褙组成的鞋底变成一个整体,穿着柔软舒适、吸汗、不走样。这实际上是鞋底的定型工序。

一百六十多年来,内联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这块老牌子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还是它坚实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虽然制作布鞋看似没什么玄机,但在内联升长期的钻研下,布鞋的制作技艺堪称炉火纯青,一针一线,皆有章法,复杂多变,令人赞叹。

内联升布鞋制作工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高四多”,即:工艺要求高;制作工序多;纳底的花样多;绱鞋的绱法多;品种样式多。内联升千层底布鞋的制作技艺,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工序复杂繁多,总工序达90余道。每道工序都有严格明确的标准,讲究尺寸、手法、力度,要求干净、利落、准确,严格明确的工序标准甚至深入到了工人的每一个动作。近乎完美的工艺标准使内联升对原料、辅料、配件的质量要求也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图6-8)。

图6-8 内联升千层底不同的纹样

(三)新时期的千层底

历史上,中国的手工布鞋很普遍。据记载,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从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规整的线迹,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它表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纳底布鞋已经被使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还有些人的鞋子是由妈妈或奶奶手工制作完成,后来,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集中大量生产机制布鞋,这是中国布鞋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

新的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穿上一双合适的布鞋,成了很多现代青年男女追赶的时尚潮流。布鞋相对于其他鞋类,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所,尤其适合在休闲、旅游、室内、开车等非正式场合穿着,因此,布鞋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内联升也在适应市场变化。如今,时尚、漂亮的绣花千层底女鞋一直以款式新颖、漂亮端庄而闻名,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标志之一。

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严格制定并执行每一道生产制作工序的生产工艺标准和环保标准。

一直以来,内联升为了把“手工布鞋制作技艺”以“活的形态”传承和发展,积极研发千层底手工布鞋系列产品。现代流行的千层底布鞋与传统样式已大有不同,无论在款式还是颜色面料上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及回归自然的要求(图6-9)。

内联升为了加强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技师的梯队建设,不断吸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热爱传统制鞋技艺的年轻人。生产工艺上,坚持以制鞋师傅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内联升曾经尝试过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千层底布鞋,最终实践表明,机械化生产出来的鞋和手工纳出来的鞋在质量和舒适度上存在明显差别,最终还是回归到手工缝制。

目前,内联升的设计研发流程仍主要由公司控制。公司负责原材料采购,然后分门别类,部分原材料直接被提去加工厂进行前期生产;部分原材料在公司加工为半成品后,送到其他加工厂进行下一步加工。加工完成后,所有产品收回工厂进行后期处理和检验,最后一两道工序完成后,包装入库。在加工厂处理过程中,公司派往各个加工厂的巡视员和驻厂员负责质量控制。关键的技术环节全部由内联升掌握。在内联升全部加工完成后,根据ERP系统调拨到各个店面销售。此生产分销流程结束后,根据ERP软件测算销量、库存,安排下单。

图6-9 内联升与游戏《愤怒的小鸟》合作的鞋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