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汽车造假事件”可谓“举世瞩目”,最初是美国媒体在2015年9月22日报道,针对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利用“作弊”软件通过美国尾气排放检测一事,美国司法部已着手调查这一行为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2日发表声明,涉嫌违规排放汽车数量可能达1100万辆。
按环境保护署说法,最初发现大众汽车的排放问题后,监管人员向其了解情况,而大众方面回应称高污染排放的原因是“各种技术问题和超出预期的使用情况”。
制造业是德国的骄傲。长期以来,制造业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德国经济永葆青春的源泉,也是德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经济依然“独秀于林”的重要原因。2014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达5812.65亿欧元,占GDP的的22.3%,其中汽车制造业销售额达到3840亿欧元,占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是所有行业贡献的20%。德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出口国,制造业占德国出口总额的80%,其中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出口额达到2346亿欧元,占德国出口总额的18%,对德国GDP的贡献率达到8.3%。汽车工业长期保持了德国第一产业的地位。大众作为德国汽车行业的领跑者、2014年德国“颜值”最高的企业,其欺诈行为不仅会导致自身的经营危机,而且对于精益求精的德国制造业来说无异于一场信用危机。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将会给致力于“工业4.0”的德国制造业带来重创。大众造假这一“偶然”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也许如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所言“要延续到将来许多的年代,甚至延续到原来的偶然事件已被忘掉之后”。
2014年12月,大众召回了近50万辆汽车,但这些汽车的尾气排放依旧未能达标,监管部门随后扩大调查。当时,监管部门告知大众,如果不能给出“充分解释”,并确保2016年款大众汽车没有类似问题,美国将不允许2016年款大众汽车上市。(www.zuozong.com)
“就在这个时候,大众承认,在那些汽车上设计并安装了失效保护器,它们为复杂算法软件,可以检测到汽车处于尾气排放检测状态。”
据《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9月23日报道,大众因尾气检测造假事件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100万辆出厂汽车受到影响,巨额的罚款,CEO被迫引咎辞职,公司市值大幅缩水……(董艳玲,人民论坛网,2015年9月30日,有改动)
启示:企业总是处于竞争之中,而公平竞争是经济法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和基础性的原则,也是每一个市场经营者都应遵循的基本法律准则。德国大众汽车因为尾气检测造假事件影响恶劣,从经济角度来说,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从价值观角度来说,严重违背企业应遵守诚信经营、公平正义之规则。凡是违反价值规律就要付出代价,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国一向鼓励企业公平竞争,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在1993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参与公平竞争,否则就会一败涂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