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第一,(政治上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都是独立的,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第二,(政权中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权中超越政党的合作共事,具有中国的特色。第三,(政党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而不是互相竞争的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党派之间的民主监督是执政党与参政党双向的相互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 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治协商会议标志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www.zuozong.com)
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型的政党制度,它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反帝爱国、要求民主,这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他们从成立时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推进了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发展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的重要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受历史的检验,得到了新的发展。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参加大政方针的协商,同共产党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他们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诤友。这种合作关系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这种合作关系将逐步制度化、法律化。1989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件,标志着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不同的。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