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食物链设计是根据系统现有营养结构、资源类型选定加环食物链的生物种群及时空配置。食物链加环的类型包括生产环、增益环和减耗环三种。
(1)食物链生产环设计。利用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或利用价值较低的生物产品作为资源,通过加入一个新的生物种群进行能量和物质转化,以增加一种或多种产品的产出(图2—12)。例如,作物秸秆还田可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但若在其中增加一个草食动物环节,如将稻草进行氨化处理后喂牛,再以牛粪的方式返回农田,则系统的效益更高。如果再用牛粪生产食用菌,则可产生更高的效益。
图2—12 稻草生产的平菇、牲畜粪尿—养鱼—垂钓
(2)食物链增益环设计。增益环是指在食物链上所增加的环节能够促进农业目标生物的生长发育或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农田养蜂对于蜂农来说能够取得产品,但对于农田种植业主来说,通过蜜蜂传粉可实现农作物增产,这时就是一种典型的增益环。利用畜粪、垃圾、秸秆等可以养殖蚯蚓、蝇蛆、黄粉虫等腐生性动物来富集转化废弃物中的有机质,生产出高蛋白的产品,这些产品又可作为蛋白饲料来喂鸡、养猪,以提高生产环的效益(图2—13)。(www.zuozong.com)
图2—13 农田养蜂、碎屑养殖出来的黄粉虫
(3)食物链减耗环设计。农业生产备受害虫危害,为鼓励农民积极防治害虫,历史上还发生过康熙皇帝嚼食蝗虫的故事。事实上,害虫也有天敌,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危害,属于减耗环设计。青蛙取食稻田昆虫,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但20世纪70~80年代大量使用农药导致青蛙急剧减少,从而丧失了青蛙对害虫的控制机制。如果采用人工繁殖放养青蛙,人为地扩大青蛙种群,还是很有希望恢复这种害虫控制机制的,这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尤其重要。多种赤眼蜂对螟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图2—14)。
图2—14 农田养蛙控制害虫、赤眼蜂防治螟虫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