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促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如何促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盐池县深处内陆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单靠自身力量发展经济,难免有些势单力薄,县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发展经济的“助推器”。县委及时纠正了这一做法,尽快地规范、完善了相关的规定,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盐池县对外宣传力度,尤其是加大了盐池县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宣传,全年共有近百家企业或个人来本县投资搞开发、办企业,引进资金达3000多万元。

如何促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盐池县深处内陆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单靠自身力量发展经济,难免有些势单力薄,县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发展经济的“助推器”。1990年前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单位、个人利用一切办法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发展经济,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开设“窗口”,把先进的技术、经验学到手,引进来,把适合的项目、资金招进来。全县上下出现了“经商热”“下海热”,盲目投资、乱上项目等混乱现象,许多单位创办的经济实体,由于缺乏管理、经营不善,没有明确的经济责任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县委及时纠正了这一做法,尽快地规范、完善了相关的规定,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但是由于投资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各项政策不配套,1993—1997年,对外开放几乎没有进展。

1998年8月25日,县委召开了改善投资环境大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优势产业吸引投资。重点进行了道路、交通通信、水、电以及小城镇等建设,为投资商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对盐池五大优势产业着力进行推荐:一是土地资源丰厚17人/平方公里;二是5000平方公里的苦豆草、200平方公里甘草以及麻黄中药材;三是80万只滩羊为主的畜产品加工系列;四是以石油为主的矿产资源;五是以豆类、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资源。

从2000年开始,县委将招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单位,并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成立了县招商局,专门负责招商工作,形成了全县上下,人人招商的氛围。同时制订了关于个人、单位集体的招商奖励办法,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单项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www.zuozong.com)

2002年1月25日,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决定》。为进一步落实投资优惠政策,凡自治区境外客商来盐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凡新办农林牧渔及其加工项目,经营在15年以上的;凡投资兴办交通、能源水利环保、资源开发项目的、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外来投资者;独资、合资、合作兴办第三产业者,均可以享受到2~7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对投资盐池的重点工业项目,在土地出让金方面给予50%的优惠。对境外客商除享有以上优惠外,还可以享受免征3%土地所得税,给予出口性企业以每出口一美元补人民币0.05元的优惠政策。对外来投资商给予贵宾待遇,对引进技术、资金、项目的有功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鼓励采用聘用和调入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乡镇领办创办企业,从事种养殖业,搞生态治理性经营活动。对外来投资者,企业经营突出,县委、县政府除奖励外,积极推举其为县政协委员或工商联执委。坚决制止“四乱”行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办事程序。在接待、审批、帮助外商投资方面,必须真诚、公开、透明、负责。加强法治建设,为投资者创造好的投资环境。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002年抓整治、促引资,对外开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加强与福建省福清市交流合作的同时,又与湖北省谷城县、北京市石景山区建立了友好县(区)关系,并在经贸、文化科技等方面达成了交流合作协议,为日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盐池县对外宣传力度,尤其是加大了盐池县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宣传,全年共有近百家企业或个人来本县投资搞开发、办企业,引进资金达3000多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