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和地区田径发展的战略

国家和地区田径发展的战略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国家集训队采用哪种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世界田径大赛上争金夺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展示中国田径的风采。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田径重点项目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顺利完成了争金牌获突破的任务。总之,无论从国家队层面还是地方队层面,训练团队的设置都与田径项目的发展战略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家和地区田径发展的战略

一、国家和地区田径发展战略

中国的田径项目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存在着高度集中的国家集训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建制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和地方的体育发展形势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要求,我国田径项目的国家集训队逐步走向了分散型与集中型相结合的形式。“田径项目分散型国家集训队就是将分散在一些省市的部分项目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国家集训队的组成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和这些省市体育局共同建设和管理。田径项目集中型国家集训队就是将全国最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集中起来,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为主进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从目前的情况看,田径管理中心主要以最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来源地是否相对集中,来决定是否采用分散型和集中型。例如:110米栏这个项目,由于我国最优秀的运动员刘翔和谢文俊集中在上海,且教练员孙海平也来自上海,因此在这个项目上采用的是分散型的方式。而对于竞走项目,由于最优秀的竞走运动员分布在较多的省市与地区,最优秀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来源地也相对不集中,竞走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往往采用的是集中型的方式,以实现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

无论国家集训队采用哪种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世界田径大赛上争金夺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展示中国田径的风采。奥运会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甚至在整个世界大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在规划自身竞技体育的发展时都将奥运会摆在了及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田径国家集训队的设置与建设同样也紧紧围绕着奥运战略这一中心展开各项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田径项目在整体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在奥运会田径项目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争金夺银的战略目标,中国田径管理中心依据世界田径项目的格局,从中国田径项目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以及严格的理论论证,提出将“对爆发力、速度,尤其是技术均要求较高的项目和对意志品质、速度耐力和技术均要求较高的比赛时间长的项目”82作为我国田径项目在奥运会和世界田径大赛上实现突破并实现争金夺银任务的重点发展项目。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每一个奥运会的备战周期都会确定相应的具体重点项目,并且每个备战周期的重点项目的确定都会在总结上一届奥运会参赛情况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发展的现实状况做出动态的调整。在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周期中,田径管理中心设立的田径重点项目有:男子110米栏,男子20公里竞走,男子50公里竞走,女子20公里竞走,女子铁饼,女子铅球,女子链球,女子标枪以及女子马拉松。为了保证这些项目科学训练的需要,田径管理中心为这些项目配备了训练团队。

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田径重点项目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顺利完成了争金牌获突破的任务。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与每个项目训练团队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在训练团队的规模上、团队成员的配置上都会以项目所承担比赛任务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即在重点项目中依然存在着重要程度的不同。像竞走、110米栏这样的项目承担着在奥运会上冲击金牌的任务,这些项目则会成为重点之中的重点。上级管理部门就会更加关注,就会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重点向有望或有较大把握取得金牌的项目倾斜、集中,使得有望冲金的项目训练、团队配置相对齐全,结构相对完整。通过对国家竞走队的调查与访谈发现,相比其他多数重点项目,竞走队的训练团队表现出规模大,人员配置齐全,团队构成相对稳定等特点。在日常的常规训练过程中,团队的规模一般保持在7到9人。其中包括了主教练、领队、助理教练、医务人员(按摩师、营养师)、生理生化监控人员和技术监控人员。并且还会在训练的不同阶段,依据训练的实际需要,及时吸收新的成员参与其中。例如z针对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会及时地配备心理咨询师以解决运动员所遇到的影响训练和比赛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团队规模和人员的配置较好地保证了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而在女子铅球项目中,训练团队的规模就要小很多,除了主教练和领队以外,为队伍配备了技术监控人员和队医,这样的训练团队配置显然难以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由于资源有限,就造成了其他有望夺牌而夺金希望小的项目训练团队的配置捉襟见肘。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客观上却阻碍了这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项目潜力的进一步挖掘。

在地方队层面,各省市回径项目的发展则以全运战略为中心。为了在全运会上取得好的成,争金夺银,各省市的田径管理中心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同样确定了自己的重点项目。各省市依靠着地方体科所的科研力量,围绕着重点项目建立了相应的训练团队,以保证重点项目训练的科学性。各省市在训练团队的建设上,正如某省奥管中心的负责人所说的那样,“全面服务,重点突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好钢用在刀刃上,以保证全运会比赛任务的完成。(www.zuozong.com)

总之,无论从国家队层面还是地方队层面,训练团队的设置都与田径项目的发展战略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集中优势兵力,确定重点项目实现突破,并完成争金夺银的比赛任务,这种策略的实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彰显出运动训练团队在保证和提高运动训练效果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能够觉察到,在贯彻执行奥运战略或全运战略时也出现了偏差。出现了哪里有望夺金牌,哪里就有训练团队的现象。而对于相对落后的项目则无人问津或应付了事。这种现象不利于落后项目的进一步的突破和提高,从而也难以实现田径项目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体制

在目前我国现行的训练管理体制之下,在构建用径运动训练团队时,这一因素仍然是不能够忽视的。对于田径项目的管理体制对构建运动训练团队的影响,以及领导对构建运动训练团队的影响两项调查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在构建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团队的动力调查中(,虽然训练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不是促使构建运动训练团队的重要动力,但是部分团队成员认为行政管理部门对训练团队的构建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访谈时团队的成员谈到,对于训练团队的构建与运行,现有的管理体制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之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

三、选择团队成员的话语权

在调查中,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训练团队的其他成员大都提到了这一问题,他们普遍认为在构建运动训练团队时,团队成员选择权的归属会对团队的构建,乃至对于训练团队以后的运行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对主教练在团队成员选择话语权方面,团队成员一致认同主教练在团队成员的选择上应具有较大的话语权。教练员才是对项目理解最深的人,只有教练员才是最了解运动员的人,也只有教练员自己最了解项目的训练需要什么,自己的能力在哪一方面有欠缺,他最需要来自于哪一方面的帮助。这样建立起来的团队才更具有针对性,才有更大的可能满足项目训练的需要,这样也有助于避免构建训练团队时的出现拉郎配的现象。这样建立起来的训练团队,在团队的运行中才会更加的顺畅,团队的工作效果也会比较显著。这一点在多个其他运动项目上已经得到了证实。如:在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足球篮球领域,在聘请外籍教练员时,在训练团队的几个关键岗位上的人选往往由主教练来决定。这样建立起来的训练团队在工作上配合默契、沟通顺畅,团队的工作效果自然就会更加有效。但是,在我国的田径领域,由于管理体制以及专业科研、医务人员的缺乏等原因,使得主教练、在训练团队成员的选择上表现出,一是专业人员的选择余地不大,二是话语权有限。而使得建立起的训练团队磨合期长,配合不够默契,运动不顺畅,自然也就影响到团队工作的整体效果。而目前的高水平田径运动训练团队的构建时,造成教练员话语权有限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目前的田径训练领域,像诸如生理生化监控人员、技术监控人员、运动心理监控人员等符合田径运动训练需要的专业人员的储备非常的缺乏。使得教练员在这些领域的选择上也极为有限。另外,由于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目前在专业人员的流动上还很不顺畅。在目前的情况下,当下的体制靠行政的手段有利于田径训练团队的构建。但要想组建起一个真正符合运动训练需要的训练团队还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培养、团队成员的选择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地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