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矿产资源
(一)概述
印度拥有丰富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采矿业是印度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印度矿业生产多达95种矿物质,其中包括4种燃料、10种金属、23种非金属、3种原子矿物和55种微量矿物(包括建筑和其他材料)。印度采矿业的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小型作业矿。2017—2018年,印度从事矿业生产(不包括原子能、燃料和微量矿物)的矿山数量为1 531个,较前一年增加了23个。在报告的1 531个矿山中,230个位于泰米尔纳德邦,197个位于中央邦、191个位于古吉拉特邦、142个位于卡纳塔克邦、132个位于奥里萨邦、129个位于安得拉邦、112个位于恰蒂斯加尔邦、87个位于果阿邦、85个位于拉贾斯坦邦、75个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58个位于贾坎德邦。这十个邦的矿山数量占印度全国矿山总量的94%。[6]
表1-1 探明的矿山数量
*不包含原子矿物、石油、天然气和微量矿物
数据来源:《印度矿业部年度报告》,第12页,表2.1,
http://mines.gov.in/writereaddata/Content/AnnualReport2017-18.pdf
表1-2 2016—2017年度地下矿山数量(根据主要矿物划分)
*不包括燃料、原子矿物和微量矿物
A类:机械化矿山:全部劳动力>150人,或在地下矿山工作的劳动力> 75人。
B类:除A类以外的矿山
资料来源:《印度矿业部年度报告》第13页,表2.3,
http://mines.gov.in/writereaddata/Content/AnnualReport2017-18.pdf
2017—2018年度,根据印度各邦或直辖区报告的采矿产量,其93.65%的矿物生产产值(不包括燃料和原子矿物)来自十个邦。其中,拉贾斯坦邦的矿物生产产值最高,占印度全国矿物生产产量的20.26%;紧随其后的是奥里萨邦(17.77%)、德里中央直辖区(9.45%)、恰蒂斯加尔邦(8.80%),卡纳塔克邦(7.83%)、特伦甘纳邦(6.06%)、古吉拉特邦(5.66%)、北方邦(4.98%)、马哈拉施特拉邦(4.67%)和比哈尔邦(3.77%)。
印度部分矿产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印度的蓝晶石/红柱石/硅线石、煤炭/褐煤、铬铁矿/铁矿锰矿,以及铝、锌、铜和钢等产量位列全球前十名。
表1-3 2015年印度在世界主要矿物和金属生产中的贡献和排名
资料来源:《印度矿业部年度报告》,第15页,表2.4,http://mines.gov.in/writereaddata/Content/AnnualReport2017-18.pdf。
印度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和燃料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但出于经济考虑或特定等级的要求,有部分的矿物或矿石需要进口。
表1-4 2015—2016年度印度主要矿产和金属的自给率
*注:即使在国内供应几乎满足全部国内需求的情况下,也会进口某些特定品质/类型的矿物和金属/铁合金以满足某些特定用途的要求。
资料来源:《印度矿业部年度报告》,第16页,表2.5,http://mines.gov.in/writereaddata/Content/AnnualReport2017-18.pdf。
(二)煤炭资源
煤炭是印度最重要和最丰富的化石燃料,它满足了该国55%的能源需求。印度商业一次能源消耗在过去四十年中增长了约700%,目前印度人均商业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350千克标准煤/年,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受人口增长、经济扩张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因素的驱动,印度的能源使用量预计将会增加。考虑到石油天然气储量有限、水电项目的生态保护限制和核电的地缘政治因素,煤炭将继续占据印度能源供应的核心地位。
印度硬煤储量遍布27个主要煤田,主要集中在该国东部和南部及中部地区(见煤炭储量)。褐煤储量约为360亿吨,其中90%分布在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截至2018年4月1日,印度全国的煤炭地质资源储量累计估算约为3 190.2亿吨。各邦的煤炭地质资源详情如下:[7]
表1-5 印度各邦(部分)煤炭储量(单位:百万吨)
续表
*因为表格中显示的是整数(四舍五入),但在计算时使用的是实际数字,所以导致表格“总计”中的数字与表格中每行、每列直接加总稍有差别。
数据来源:印度煤炭部网站,https://coal.nic.in/content/coal-reserves
印度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的冈瓦纳地层(Gondwana Formations)和印度东北部较年轻的第三纪地层。根据区域勘探的结果,截至2018年4月1日,印度的煤炭资源在地理位置和类别上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6 印度煤炭资源分类列示(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印度煤炭部网站,https://coal.nic.in/content/coal-reserves
通过持续的投资计划和加大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印度煤炭产量有所提升。20世纪70年代,在煤炭产业国有化之初,印度全国煤炭产量仅为7千万吨左右。2017—2018年度,印度全国煤炭产量已提升至6.754亿吨;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印度全国煤炭产量增长至7.303 5亿吨,增长率为7.9%。
印度煤炭有限公司(Coal India Ltd,CIL)是印度国有控股煤炭开采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之一,煤炭产量超过印度全国煤炭产量的80%,总部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2017—2018年度,印度煤炭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煤炭总产量为5.673 6亿吨,较上年同期的5.541 4亿吨增长了7.0%;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该公司煤炭产量为6.068 9亿吨,较上年增长了2.4%。印度辛格南尼煤矿有限公司(The Singareni Collieries Company Limited,SCCL)是印度南部地区煤炭供应的主要来源。2017—2018年度,该公司的煤炭产量为6 201万吨,较上年同期的6 134万增长了67万吨;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煤炭产量为6 441万吨,较上年增长了3.9%。[8]
印度国内煤炭的经销主要由印度煤炭有限公司(CIL)进行协调。印度煤炭有限公司营销部门负责协调所有子公司的营销活动,印度煤炭有限公司在印度各地设立了区域销售办事处和分销办事处,以满足各地区消费行业的需求。
根据印度现行的进口政策,印度国内煤炭消费者可以在审慎评估自身商业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开放一般许可证(Open General License,OGL)政策自由进口煤炭。印度钢铁管理局有限公司(Steel Authority of India Limited,SAIL)是印度最大的国有钢铁制造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新德里。该公司和印度其他钢铁企业是印度从事煤炭资源进口的主要机构,主要进口焦煤,用以填补印度国内焦煤需求供需缺口,并提高质量。此外,印度从事非焦煤进口的企业主要包括煤基发电厂、水泥厂、自备电厂和煤炭贸易商等。过去六年印度进口煤炭的详情如下:
表1-7 印度煤炭进口量(单位:百万吨)
*为暂定数据
数据来源:印度煤炭部网站,https://coal.nic.in/content/production-and-supplies
(三)原油和天然气
2017—2018年度,印度全国原油产量为3 568万吨(Metric Tonne,MT),较2016—2017年的3 601万吨下降了0.9%。2017—2018年度,印度全国的天然气产量为326.5亿立方米(Cubic Meter,CM),较2016—2017年的319亿立方米增加了2.36%。[9]与丰富且易开采的煤炭相比,印度的石油与天然气储藏量则相对不足。当前,尽管印度国内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有所放缓,但鉴于其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供应有限,印度国内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的 75%以上依然依靠进口。[10]为了促进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提升,印度政府已经在碳氢化合物领域采取了若干政策措施和改革,其中包括新的碳氢化合物勘探和许可政策(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Licensing Policy,HELP)、开放土地许可证政策(Open Acreage Licensing Policy,OALP)、发现小型油气田政策(Discovered Small Field Policy)、困难产区天然气价格改革与溢价政策、困难产区给予市场自由的政策、石油天然气国家数据库项目(National Data Repository)、延长生产共享合同的政策(Policy for Extension of 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s,PSCs)等,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框架以简化延长生产共享合同政策的执行,简化非传统碳氢能源的勘探与开发的政策程序。[11]
2011—2012年度至2017—2018年度,印度全国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趋势如下表:
表1-8 印度原油和天然气产量(www.zuozong.com)
资料来源:印度石油与天然气部网站,“印度石油与天然气报告(2017—2018)”,第4页,http://petroleum.nic.in/sites/default/files/ipngstat_0.pdf
1.1.1.2 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根据《印度森林状况报告》(India State of Forest Report,ISFR),2017年印度的森林和树木覆盖面积为802 088平方公里,占印度总地理面积的24.39%。印度森林类型丰富,有热带湿常绿林(Tropical Wet Evergreen Forests)、热带湿落叶林(Tropical Moist Deciduous Forests)、热带干落叶林(Tropical Dry Deciduous)、亚热带干常绿林(Sub Tropical Dry Evergreen Forests)、喜马拉雅湿温带林(Himalayan Moist Temperate Forests)、亚高山灌丛林(Sub-Alpine and Alpine Scrub Forests)等。[12]
印度植物资源丰富,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印度全境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植物区,即西喜马拉雅山区、喜马拉雅山东部、阿萨姆邦、印度河平原、甘加平原、德干地区、马拉巴尔地区和安达曼群岛。西喜马拉雅山的温带地区富含松柏、松树、其他针叶树和阔叶温带树林,海拔更高的地方生长着蓝松、云杉和银杉的森林。喜马拉雅东部是温带森林,主要有橡树、桂冠、枫树、杜鹃花、桦木、针叶树、杜松和矮柳等。阿萨姆邦地区布满常绿森林,偶有浓密的竹丛和高草,是印度重要的红茶产区。印度河平原地区主要涵盖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西部和古吉拉特邦北部的平原。甘加平原地区主要是冲积平原,可以种植小麦、甘蔗和水稻。德干地区包括印度半岛的整个高原地区,生长着从丛林到混合落叶林的各种植被。马拉巴尔地区覆盖了平行印度西海岸的山地过渡地带,该地区除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之外,还生产重要的商业作物,如椰子、槟榔、胡椒、咖啡、茶、橡胶和腰果等。安达曼地区布满常绿树种,如红树林等。
印度植物调查组(The Botanical Survey of India,BSI)是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的下属组织,负责开展国家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及相关研究。2017—2018年度,印度植物调查组已经开展了119个项目,进行了113次实地考察,收集植物标本和资料。印度植物调查组已经完成调查并记录了75种紫葳科植物、15种鼠尾粟亚族植物、24种鳞茎属和铁线蕨属植物的分类。此外,印度植物调查组还完成了8个项目共216种植物的植物志,并对穆亚族(画眉草亚科)、紫荆科、苔草属、山毛榉科等植物种类做了修订。[13]
此外,印度有许多特有植物,特有物种的栖息地比其他物种脆弱得多,特有物种一旦失去,就会造成这些物种生物多样性的永久丧失。在印度,约5 725种被子植物特有类群(占印度植物区系的33.5%)分布在20多个主要地区。其中,喀拉拉邦约有1 272种特有被子植物,占印度特有植物的22.6%。根据目前印度的研究,约有102种特有物种仅在喀拉拉邦出现。[14]喀拉拉邦还有一些神圣树林,这些神圣树林是基于宗教信仰而保护的一些特有的、濒危的或经济价值高的常绿森林的残骸。喀拉拉邦与西高止山脉森林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些植物构成了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可促进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水循环。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根据《印度国家森林政策》(National Forest Policy,1988)、《1927年印度森林法》(Indian Forest Act,1927)、《1980年森林保护法》(Forest<Conservation> Act,1980)等法律,印度境内许多开发和工业项目,如水坝、采矿、工业、道路等,无论是政府项目还是私人项目,都必须事先获得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的批准。目前,印度全国各地已成立了11.8万个联合森林管理委员会(Joint Forest Management Committees,JFMC),以开发和管理林地资源。[15]
此外,印度还设有若干动植物保护区,用以保护动植物资源,如西孟加拉邦布克萨野生动植物保护区(Buxa Wildlife Sanctuary)、乔达摩佛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Gautama Buddha Wildlife Sanctuary)、贾达帕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Jaldapara Wildlife Sanctuary)等。目前,印度植物调查组已完成了对各大保护区894种物种的分类。在迁地保护方面,印度政府已将36个种类下的105株植物迁至印度豪拉植物园进行保护,另有19种濒危植物被运至不同地区的植物园。印度还颁布了《国家野生动植物行动计划》(National Wildlife Action Plan,2017—2031),目前,该计划框架下现已提交257项动植物保护项目。[16]
(二)动物资源
印度的动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印度动物学调查组(The Zoological Survey of India,ZSI)是印度环境、森林与气候变化部下属的主要研究机构,负责调查印度的动物资源状况,总部设在加尔各答。该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印度的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达89 451种,其中包括原生动物、软体动物、猿、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虫类、原脊索动物、鸟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包括亚洲象、高原或印度野牛(现存最大的牛)、印度大角犀牛、喜马拉雅野生绵羊、沼泽鹿、四角羚羊、印度羚羊或黑羚羊、印度瞪羚、棕鹿、白眉长臂猿、狼、喜马拉雅黑熊等。在猫科动物中,印度有孟加拉虎、亚洲狮,以及其他大型生物,如云豹、雪豹、豹猫、椰子狸等。鸟类有灰犀鸟、白琵鹭、蛇雕、栗腹文鸟、印度大鹦鹉、猎鹰、雉鸡、鹅、鸭、八哥、长尾小鹦鹉、鸽子、鹤、犀鸟和太阳鸟等,它们栖息在森林和湿地。在爬行动物中,有印度星斑陆龟、印度岩蟒、印度眼镜蛇、印度沙蟒、巨蜥、美洲短吻鳄、沼泽鳄鱼等。[17]印度河流和湖泊中有鳄鱼,盐水鳄鱼生活在印度东海岸、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动物群主要有野生绵羊、山羊等。2017年,印度动物学调查组的科学家又发现了85种新物种,其中包括:甲壳动物、直翅目和膜翅目3个新属;两栖纲、蛛形纲、海鞘属、甲壳纲、鱼类、扁形动物门、线虫类、鞘翅类、弹尾目、双翅目、蜉蝣目等类别下的物种。[18]
近年来,由于印度农业扩张、过度开发与污染等问题,流行病、洪水、干旱和飓风造成了植被覆盖减少和动植物的丧失。当前,印度超过39种哺乳动物、72种鸟类、17种爬行动物、3种两栖动物、2种鱼类以及大量蝴蝶、飞蛾和甲虫都被列为脆弱和濒危的物种。
大象保护是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大象是印度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由于大象对食物和水的需求非常高,因此需要良好森林资源的支持,大象的生存状态可以成为判断森林状况的最佳指标。目前,亚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一些亚洲岛屿(如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大约60%的亚洲大象生活在印度。野生亚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西孟加拉邦、中部的奥里萨邦和贾坎德邦等地。[19]印度对野生大象的调查每隔五年进行一次。截至目前,印度已建立28个大象保护区(Elephant Reserve,ERs),面积达到6.183万平方公里左右。
除了针对大象的保护计划,印度政府还有于1973年发起的“老虎计划”(the Project Tiger),该计划是印度保护野生动物的开创性举措。“老虎计划”成立之初建立了9个老虎保护区,目前,印度的老虎保护区已增至50个,印度境内18个邦有老虎生活的踪迹,这相当于印度地理区域的2.21%。[20]
斋普尔 琥珀堡
象群
猴群
印度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如《1972年野生动物保护法》。此外,《印度国家森林政策》《1927年印度森林法》和《1980年森林保护法》等法律与政策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了更好地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区,印度专门成立了生态发展委员会(Eco Development Committees,EDCs),以确保人们参与野生动物保护。[21]
1.1.1.3 水资源
印度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阔。按照河流分布,可将印度分为四大区域,即喜马拉雅地区、德干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喜马拉雅地区的河流是由融雪和冰川融水形成的,全年都会流动。在季风期间,喜马拉雅山的降雨量非常大,河流水位上涨,导致洪水泛滥。德干地区的河流主要以雨水作为补给,因此水量随季节波动较大。在德干地区,大部分向东流动的河流注入孟加拉湾,主要东流的河流有戈达瓦里(Godavari)河、奎师那(Krishna)河、高韦里(Cauvery)河和马哈纳迪(Mahanadi)河等;纳尔马达(Narmada)河和塔普蒂(Tapti)河是德干地区主要的西流河流。沿海地区的河流,尤其是西海岸的河流,受沿岸高山影响,溪流短、流域面积有限,多为非常年性的河流,印度西海岸约有600多条沿海河流。印度内陆地区河流很少,大多是季节性河流。位于内陆地区拉贾斯坦邦的几条内流河流最终或流入盐湖,或消失在了沙漠。
恒河是印度最重要河流之一,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恒河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穿过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和西孟加拉邦后,流入孟加拉国,最后注入孟加拉湾。亚姆纳(Yamuna)河、拉姆冈加(Ramganga)河、加拉(Ghaghra)河、甘达克(Gandak)河、科西(Kosi)河、马哈南达(Mahananda)河和索恩(Sone)河是恒河的重要支流。昌巴尔(Chambal)河和贝德瓦(Betwa)河是重要的次支流,在汇入恒河之前流入亚姆纳(Yamuna)河。印度河也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中国西藏的曼萨罗沃湖(Mansarovar),流经印度、巴基斯坦,最后流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在印度境内上的重要支流是萨特莱杰(Sutlej)河、比阿斯(Beas)河、拉维(Ravi)河、杰纳布(Chenab)河和杰赫勒姆(Jhelum)河。[22]
根据中央水务委员会(Central Water Commission,CWC)的统计,印度的水资源潜力约为19 990亿立方米(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全国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估计为11 220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为6 900亿立方米/年和4 320亿立方米/年。
印度的内陆水资源可以分为河流和运河、蓄水库、池塘、湖泊和废弃水体、苦咸水等几类。
表1-9 印度内陆水资源
数据来源:印度中央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统计报告(2019)》,第3页,http://cwc.gov.in/water-and-related-statistics-2019;http://cwc.gov.in/sites/default/files/water-and-related-statistics-2019.pdf
印度中央水务委员会(CWC)每周监测全国123个水库的蓄水情况。在这些水库中,水电效益明显的水库有43座,装机容量超过60兆瓦。这123个水库的总库容为1 710.9亿立方米,约为印度全国预计建成2 578.12亿立方米总库容的66.36%。根据2020年3月19日的水库蓄水公报,这些水库的有效库容为911.5亿立方米,占水库总库容的53%。去年同期这些水库的有效库存量为574.4亿立方米,过去10年的平均有效库存量为603.1亿立方米。当前,印度全国123个水库的有效库存量是去年同期的159%,是过去十年平均库存量的151%,整体高于以往水平。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部地区的喜马偕尔邦、旁遮普邦和拉贾斯坦邦共有8座水库,总蓄水量为191.7亿立方米。当前,这些水库的可用总蓄水量为95.7 亿立方米,占这些水库总容量的50%。东部地区包括贾坎德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和那加兰邦,共有18个水库,实时存储容量为194.3亿立方米。目前这些水库的总蓄水量为126.1亿立方米,占总数的65%。西部地区包括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共有42个水库,有效库容量为352.4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的当前总蓄水量为207.8 亿立方米,占这些水库总容量的59%。中部地区包括北方邦、北阿坎德邦、中央邦和恰蒂斯加尔邦,19个水库的总库容量为444.5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的可用总蓄水量为256.2 立方米,占这些水库总容量的58%。南部地区包括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共有36个水库,总蓄水量为528.1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的可用总蓄水量为225.6亿立方米,占这些水库总容量的43%。[23]
表1-10 印度各流域储水量周报
资料来源:印度水利委员会网站,“全国123个水库蓄水情况公报(2020年3月19日)”,第10页,http://cwc.gov.in/reservoir-storage
2017年,印度全国可补充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4 3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主要通过降雨以及灌溉回灌、渠道渗水、水体补给、节水结构等渠道补给。印度北方邦、安得拉邦、中央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等15个邦的地下水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0%,其中,北方邦的地下水资源占印度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6.2%,安得拉邦占比4.9%,中央邦占比8.4%,马哈拉施特拉邦占比7.3%,比哈尔邦占比7.3%,西孟加拉邦占比6.8%,阿萨姆邦占比6.6%。当前,印度每年可抽取的地下水总量约为3 930亿立方米,每年实际抽取地下水总量为2 490立方米,抽取的地下水主要用于灌溉。[24]
表1-11 印度年度可补充地下水资源数量*
*此表为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数据。
数据来源:印度中央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统计报告(2019)》,第3页,http://cwc.gov.in/waterand-related-statistics-2019;http://cwc.gov.in/sites/default/files/water-and-related-statistics-2019.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