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及教育的明显特点

思想政治及教育的明显特点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极力声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超阶级性,但实际上却是无法实现的骗人的空话。以美国为例,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因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呼,只有打着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之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活动。

思想政治及教育的明显特点

一、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爱国主义突出

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西方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日渐丰富起来。如美国,在学校实行广泛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国民精神等政治教育,还有道德宗教教育。特别是在高校,还专门设置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如职业道德课、公民课、政治课哲学课等,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以此来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在各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都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明确了现存国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它是一面旗帜,是各国人民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在现代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唯有爱国主义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找到种种利益冲突中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某种共同点、结合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西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同的核心要素。以美国为例,人们一般认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备“我是美国公民,我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美国尤其重视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讲星条旗的组成,让 3岁的孩子都知道华盛顿是“美国之父”,知道南北战争。从幼儿园到小学连续不断地进行灌输,使孩子们知道国家是怎样形成的,为此又付出了多少代价。正因为美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从小学、中学起抓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美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很强。

(二)方式多样,方法灵活

现代西方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表层的形式与途径到深层的教育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形式变得多样化,除了理论灌输之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实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启发式教育相结合、调查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相结合来综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西方国家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是最受到重视的。西方国家还采取了“渗透性”“隐蔽性”的教育方式。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特别是在政治价值观的教育中,他们特别注重营造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其政治制度。这种间接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人本化趋势,开始重视教育主体,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要求摒弃空洞的说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重视灌输的同时,更加重视渗透隐蔽性的教育方式。主要通过暗示法、感染启发法、心理咨询法、参观法、社会参与法等来进行的。例如“有教养的人不会随地吐痰”“英格兰都人尽其责”等口号,其暗示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三)途径广泛,具有全方位性

现代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与家庭、社会联系起来,使学校在空间上进一步扩大,实现同社会各部分的衔接。社会广泛参与,无论是学校、家庭、社区还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所有的时机都被用来宣传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工作都是自觉的、互相配合的,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各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

以学校为中心,呈辐射状的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很重视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美国和西欧则采取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学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事实上行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但却是在日常管理的行为中进行的,且往往是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的。他们用一种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输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他们也强调各种社会化机制的协调一致性。他们的科学机构、专家化队伍,健全的作息环境、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等都表明,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是全方位性的。

(四)目标的政治性、阶级性鲜明

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定的阶级性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极力声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超阶级性,但实际上却是无法实现的骗人的空话。因为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能反映这个国家的政治倾向性,这是由于不论什么性质的国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公民成为需要的人才,这是共同的目标。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当时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就提出了,其德育思想立足于为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培养新人。此后,西方德育在资产阶级的思想灌输和政治文化灌输方面也从未松懈过。政治家、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宣扬灌输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这种灌输无论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效果也十分惊人。以美国为例,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因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呼,只有打着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之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活动。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表述各异,诸如培养美国公民、合格公民、民主公民等。尽管提法各异,但实质是一样的,即强调学生必须具有美国的国民精神,培养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道德成熟的公民,美国资产阶级一直在抓政治教育,而且导向明确、旗帜鲜明、措施得力。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忠于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接班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从以上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中渗透着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思想价值观念。其目的是培养服务和忠诚于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合格公民”。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似乎没有或很少有政治性的成分,其实是他们的形式比较隐蔽罢了。所以说任何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都是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即使口口声声说不讲政治,回避政治的西方国家也莫不如此。

(五)适应性极强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服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着新的形势、新情况,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更新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适应性。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不断根据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来调整和完善自身,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历史发展相适应。例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以战争服务、鼓舞士气为主。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会公民为了服务于社会,不断调整、自我更新,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适应社会,这是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

二、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www.zuozong.com)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广泛地开展了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在这些变动、融合过程中,各个国家不但没有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反而更加重视,积极从本民族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强化本国意识形态,以希望在世界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西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借鉴其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各国的发展趋势。不管他们在提法上有多么不同,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特征。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在21世纪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我国思想政治的现状,当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对西方各国对我们的西化、分化图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学术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意识形态淡化论”,其实质是要淡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二是“意识形态中立论”,其实质是否定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从而否定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和有害的,必须予以澄清和纠正。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往,我们国家特别注重传统的灌输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向学生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理念的灌输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主要是国家设置专门的宣传机构,通过专门的人员,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对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少考虑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也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行为养成,虽有教育对象的实践参与活动,但一般都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将国家的主流思想意识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中。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是很好。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是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机会。

1.要讲究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渗透式”“隐蔽性”教育方法的使用。

2.注重教育途径的全方位性,使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注重环境熏陶,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

3.加强教育对象的实践参与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西方国家特别注意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像美国把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形成影响。美国社会学家里昂纳·戴维斯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导致美国高校教师失聘的原因中,“政治思想有危险倾向”的居首位,因此而失聘的教师占失聘人数的31%,而因“学术水平低”失聘的仅占 19%。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对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求是极严格的。除此之外,对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校长、训导长、指导员等从事学生工作的人要求都非常严格。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这是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有成效的原因之一。

从以上对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比较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明显不足的地方。近年来,我国这部分人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中,文化素质提高得非常快,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道德素质、政治品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示范、榜样作用,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