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第1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9月11日
探秘《多边形的内角和》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在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2015年9月11日,《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在学校会议室和514教室召开。该次活动由课题组的全体老师参加,大家先一起观摩了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张健老师上的初中八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课后由巴南区教研员雷波老师组织大家对这节课进行了研究和评议。首先张健老师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与微课设计方案,并针对微课在课堂中的运用提出全善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接着由全善学校教务处周世银主任对张健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然后,由参会教师对本堂课进行评议,大家热情积极地进行研究、讨论和学习,为本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改进建议。最后,雷波老师就现阶段的课题研究成果向大家进行介绍,并提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图9-27 张健老师在上课
图9-27 是张健老师在上课的情境。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2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9月16日
聚焦课堂深入研讨促进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中学数学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简报
2015年9月16日,《中学数学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全体参研人员在重庆市巴南实验中学进行课题研究活动。首先课题组参研人员听了吕永波老师的《勾股定理复习》,然后针对上课的情况和课题开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学习需要,新的教育媒介、学习方式正在应运而生,而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必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与会者纷纷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打造高效课堂。
图9-28 研讨吕永波老师的课
图9-28 是研讨吕永波老师的课。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3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10月28日
微课程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校圆满举行。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和东道主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活动第一阶段听课评课,由课题组成员、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教师徐童献课《实数运算的复习》。之后进行了评课,与会课题组成员和数学教师们畅所欲言,认真讨论,对如何在复习课中应用微课程、采取哪些形式应用等问题。
活动第二阶段由课题研究组组长雷波主持。雷波先肯定了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程制作过程的方法的肯定,并指出:可以让学生全面参与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应用过程,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反馈。课题组成员对于学生参与这一主题作交流。
图9-29 徐童老师上课
本次活动得到了东道主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校的全力支持,活动卓有成效,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图9-29 是徐童老师上课的情境。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4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11月27日
“三点一线”的微课程运用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组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圆满举行。课题组全体成员和百节中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首先由课题组成员、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校教师汪小松上课。之后进行了评课,先由上课教师汪小松谈“三点一线”的微课程运用模式课堂教学设计情况。
图9-30 汪小松老师上课
其次再由课题组成员和数学教师们评课,对“三点一线”的微课程运用模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课题组组长雷波老师进行了点评,雷波老师先充分肯定了参研学校和参研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然后对课堂中使用微课程时出现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对评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释和指点,最后课题研究组成员们在雷波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对今后课题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图9-30 是汪小松老师引导学生看微课。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5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12月3日
开放周促发展,微课程显身手
——记2015年重庆融汇·清华课改开放周活动
2015年12月3日,重庆融汇·清华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韩辉老师在学校录播室展示研究课《垂线》。此次研究课还吸引了该校一批学生家长的关注。
图9-31 韩辉老师讲微课程
课堂上,韩辉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细致地讲解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一个个生动的图片的事例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和深入理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尤其是运用微课程展示了垂线的画法,加深了学生对垂线性质的理解,学生的热情也被完全激发出来,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每一个课堂设问环节都踊跃发言,课堂的教学效果反响良好。
在课后的点评中,区教研员雷波老师和教研组长易锋老师都谈到了本次课程准备地充分,内容有新意有吸引力;同时也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变化,及时调整我们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加自主和积极的参与课堂的讨论和发言。
图9-31 是韩辉老师在讲微课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6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1月5日
微课程在课堂引入的研究
2016年01月05日星期二,《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组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校圆满举行。课题组全体成员和百节中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图9-32 学生在看微课程
活动第一阶段听课评课,由课题组成员、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教师汪小松上课。之后进行了评课,先由上课教师汪小松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况,再由课题组成员评课,大家畅所欲言,认真讨论,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9-33 汪小松老师上课
活动第二阶段由课题组组长雷波老师主持。雷波老师先充分肯定了参研学校和参研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然后对课堂中使用微课程时出现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对评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释和指点,最后课题研究组成员们在雷波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对今后课题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本次活动得到了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校的大力支持,活动卓有成效,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图9-32 是学生在看微课程,图9-33是汪小松老师上课。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7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3月9日
微课让课堂更精彩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2016年03月09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在学校会议室和录播室成功举行。该课题组的全体老师和全善学校的数学老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大家一起观摩了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教师张健的研究课《图形的平移》。
图9-34 张健老师正打开微课程
课后在雷波老师的主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研究和评议。首先由教研组长黎明老师对张健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并对微课在课堂中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紧接着,参会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研究、讨论和学习。大家踊跃发言,为本校课堂模式与微课的结合献计献策,为课堂模式的优化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雷波老师综合大家的意见作出总结性发言,为该课题研究中课堂模式的确立发挥重要作用。
图9-35 学生在讨论微课程
图9-34 是张健老师正在打开微课程,图9-35是学生在讨论微课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8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3月29日
微课程,提高课堂效益
——记中学数学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研究
2016年03月29日,《中学数学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全体参研人员在重庆市巴南实验中学进行课题研究活动。首先课题组参研人员听了吕永波老师的《一元二次方程复习》,然后就使用微课的情况和课题开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9-36 吕永波老师上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开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学习需要,而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再现精典,突出重点必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同时,对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利用微课程上好复习课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图9-36 是吕永波老师上课。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www.zuozong.com)
(第9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4月12日
聚焦数学中考共话微课程复习策略
2016年4月12日,“以聚焦数学中考、共话复习策略”为主题的2016届数学中考复习研讨会在重庆市融汇·清华实验中学校隆重举行。
巴南区进修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雷波老师主持本次会议,武隆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肖波老师到会并作指导,全区60余名初三数学教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图9-37 韩辉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程
图9-38 韩辉老师答疑
首先,重庆市融汇·清华实验中学初三数学教师韩辉班上一节题为《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展示课,课堂有讲有练,扎实有效,一张一弛,朴实高效,尤其是韩老师在课前和课尾使用了自己制作的微课进行引入和点题,吸引了来自全区各初中数学老师的眼球,韩老师的这堂课赢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其次,会上武隆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肖波老师高度评价了韩辉老师利用微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同时还为全区初三数学教师解读了《2016年重庆中考数学考试大纲》,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中考复习的目标。
图9-37 是韩辉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程,图9-38是韩辉老师在答疑。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0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4月26日
微课程在课前课后
——记2016年4月26日课题研讨会
为深入推进《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践行我校“先学后教,导学练评一体”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李灵老师为全体课题组成员提供了一堂《轴对称》(第一课时)的微课程运用于课堂的教学研究课。
图9-39 学生集体学习微课程
李老师课前经过精心准备,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总结的教学方法,将课改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更好地落实本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李老师在课堂引入方面,用了微课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课堂总结阶段,李老师再次运用了微课程的形式进行总结与提升。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前一后两个微课程,营造一个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探究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在本次听课和研讨活动中,课题组全体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研究、讨论和学习,感觉收获满满。
图9-39 是学生在集体学习微课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1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讲修学校 2016年5月18日
微课程在知识生成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5月18日,《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圆满举行。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和东道主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活动第一阶段听课评课,由课题组成员、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教师徐童献课《不等式的性质》。之后进行了评课,与会课题组成员和数学教师们畅所欲言,认真讨论,对微课程带来的知识形成的新的方式进行了交流。
活动第二阶段由课题研究组组长雷波主持。雷波肯定了参研教师的大胆尝试和努力,并对微课程使用中如何兼顾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引起了课题组成员对于微课程如何参与课堂知识生成的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图940 徐童老师上课
本次活动得到了东道主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的全力支持,活动卓有成效,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图9-40 是徐童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2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5月30日
微课程如何融入课堂
2016年5月30日下午,花溪中学承办了重庆市规划办重点课题《中学数学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课题组十多位数学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花溪中学数学教师李灵老师在初一年级上了一节“运用微课程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新授课。课后在课题主研巴南区教研员雷波老师的主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研究和评议。
课题组成员首先对李老师的运用微课程的研究课进行了总结点评,教师利用微课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快速认识不等式组解集的形成过程,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巩固和强化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同时本微课程视频格式为支持MP4媒体格式,学生可以下载后自己随时观看。在播放视频中,学生需要观察思考时,请按下请按下“暂停”键;需要回放时,请拖动时间条,学生可以自我控制观看视频的节奏。
图941 张健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程
评课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再一次学习课题相关资料,讨论了如何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融入微课程,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发展,体会数学思想和体验数学学习经验。
图9-41 是张健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3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9月13日
团结互助才是共进的课堂
2016年09月13日下午,在重庆市巴南区花溪中学录播室,《中学数学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组研讨会正在进行。课题组的十多位数学教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课题组成员,花溪中学数学教师李灵在初一年级4班上了一节运用微课程关于《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习题课。课后在课题主研巴南区教研员雷波老师和花溪中学副校长吴虹的主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研究和评议。
在整个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参研教师积极投入到研究、讨论和学习中。
图9-42 李灵组织学生学习微课程
课题组教师一致认为,李老师精心准备的这堂习题课,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到知识的运用,落实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下足了功夫,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素养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李老师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独立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能。同时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体会在生活与学习中,是不能离开同伴的。
评课后,参会教师积极围绕如何合理应用微课程于数学教学畅所欲言,并分享了微课制作经验。
图9-42 是李灵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微课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4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10月12日
微课程在突破课堂难点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圆满举行。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和东道主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活动第一阶段听课评课,由课题组成员、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教师徐童献课《如何进行平行线的证明》。之后进行了评课,与会课题组成员和数学教师们畅所欲言,认真讨论,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9-43 徐童老师上课
活动第二阶段由课题研究组组长雷波主持。雷波先充分肯定了参研学校和参研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然后对课堂中使用微课程时出现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对评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释和指点,最后课题研究组成员们在雷波发言的基础上对今后工作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本次活动得到了东道主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的全力支持,活动卓有成效,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图9-43 是徐童老师在学生学习微课程后的进一步讲解。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5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11月29日
让微课融入“四四互动”问题探究式课堂模式中
——记《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2016年11月29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的会议室和录播室,开展了课题《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的研讨会。该课题组的全体老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教师张健上了初中七年级下《统计调查》一课。课后在巴南区教研员雷波老师主持下分别对这节课进行了研究和评议。首先由教研员雷波老师对张健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并针对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现有的“四四互动”问题探究式课堂模式与微课的结合发表了意见。紧接着,参会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研究、讨论和学习。各个学校老师都踊跃发言,对本节公开课进行点评。同时也对课堂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图9-44 是张健老师打开微课程让学生学习,图9-45是张健老师答疑。
图9-44 张健老师播放微课程
图9-45 张健老师答疑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研讨会
简 报
(第16期)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12月20日
整合教学模式,让微课植入课堂
——记《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课题组研讨活
2016年12月20日,在重庆市融汇·清华实验中学的录播室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好“戏”:由巴南区中学数学教研员雷波老师主持的市级重点课题《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韩辉老师主讲的《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课吸引了本校数学组和参会的课题组老师的目光。
课堂上,韩老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入手,采取“分割”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把多边形转化成若干个三角形的思想,同时利用自己制作的微课程阐述不同的方法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深入浅出,学生容易理解。课后,课题组与学科组老师进行评课,大家对本节课的闪光点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和赞扬,对一些细节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图9-46 韩辉老师上课
此外,课题组主持人雷波老师布置了课例研究后的任务。
图9-46 是韩辉老师在上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