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个体及社会的功能观

学前教育个体及社会的功能观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学前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美国几项长达二三十年的学前教育追踪研究显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计划不仅提高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世界各国应理性地看待学前教育功能,防止学前教育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异化。

学前教育个体及社会的功能观

功能是指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是事物存在的重要特征,主要由物质结构所决定。由于不同物质形态具有不同的物质性能,使得功能成为不同物质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学前教育功能涉及学前教育社会和儿童的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涉及学前教育与社会、个人各方面的关系。学前教育功能观就是人们对学前教育功能的根本看法。深入探讨学前教育功能问题,形成正确的学前教育功能观,对于提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程度,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人、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学前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一)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观

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观是指人们对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体发展的基本观念。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方面,学前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它们使幼儿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同伴、成人交往,接受同伴、成人的影响,反过来也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0~6岁是发展儿童的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等亲社会性行为的关键阶段,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熏陶有助于幼儿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岁左右儿童的脑重为成人的2/3,7岁时已基本接近成人,人脑细胞的70%~80%是3岁前形成的,处于学前期的儿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拥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学前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幼儿的关键期进行合理的影响都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观

学前教育不仅对幼儿个体有着重要影响,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美国几项长达二三十年的学前教育追踪研究显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计划不仅提高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通过对“佩里学前教育方案”的效益分析发现,对学前教育进行投资,其收益是投资的3.5倍。“高瞻学前教育方案”的经费分析表明,对学前教育每投入1美元,日后能够获得7.16美元的收益。2010年9月27日至30日,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将学前教育提高到“构筑国家财富”的高度,发人深省。与会者达成的共识是:投资学前教育比投资任何其他阶段的教育都拥有更大的回报。西欧、美国、埃及等国的多项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研究表明,对早期教育的投资可以降低辍学率、复读率、对社会救济的依赖率、犯罪率等,由此节约大批公共资金;拥有优质保教经验的儿童更容易接受高等教育,获得较高收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知识索引(www.zuozong.com)

莫斯科学前教育大会

2010年9月27日至30日,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由教科文组织、俄罗斯联邦和莫斯科市共同组织举办。来自65个国家的部长与政府官员、学者、民间组织代表近千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的主题是:构筑国家财富。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学前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能为国家积累财富;发展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幼儿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过程,质量和机会同样重要;政策不明确,缺乏有效的体制和机制保障阻碍了全民教育保教目标的实现。大会是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领域专家的聚会,专家们共话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走向,发人深省。

(三)辩证看待学前教育功能已成为主流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两种重要功能观并没有形成动态性、系统性的审视,造成学前教育个体功能观与社会功能观存在一定的矛盾。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不断反思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慎思二者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前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影响着儿童个体发展的方向,因而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谈儿童个体的发展,也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去认识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功能;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社会功能形成的基础,即学前教育社会发展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必须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实现。因此,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具有动态、系统性关联。

此外,世界各国应理性地看待学前教育功能,防止学前教育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异化。在个体功能层面,让每个儿童都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固然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催生了各种极富功利色彩、压制儿童天性的早期教育方案,使得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付出了苦涩的代价,严重误导了儿童的发展,忽视了儿童本应有的快乐、轻松,漠视了儿童好玩、好动、好游戏的天性。为了防止此种趋势蔓延,把儿童看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天性,基于孩子的兴趣、生活,给孩子提供原本应有的机会去探索、发现、幻想,还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就成为各国的主流学前教育个体功能观。

在社会功能层面,学前教育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已成为共识,然而,人们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学前教育本体功能所带来的价值,一味地追求学前教育机构与各种兴趣班带来经济效益,违背了学前教育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的初衷。鉴于此,世界各国致力于学前教育的公共性及强化政府主导性职责,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