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一次拍摄深海大乌贼是怎样做到的?
▲深海大乌贼(www.zuozong.com)
大乌贼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令当代海洋科学家感到困惑的海洋生物之一,大乌贼的眼睛构造几乎和人眼一样复杂和完美,像人们吃饭用的餐碟一样大。8只长长的触手上长有2排强劲有力的吸盘,每只手的边缘上还长有坚硬的角质利齿。另外,大乌贼还能像喷气式飞机一样在海中疾行如飞,它喷射的墨汁状液体既可逃避天敌的攻击,又可产卵繁衍后代。大乌贼的这些特征,激励着人们渴望一睹它的真面目。可是,成年的大乌贼可长到60英尺长,重达1吨,而且,那种特大乌贼一般生存在水深2300英尺以下的大洋中,想要见到大乌贼,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人类终于首次拍摄到了深海大乌贼。那是在1997年,由美国、英国和新西兰三国十多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新西兰沿海凯库拉海下大峡谷的深海区首次拍到了深海大乌贼。凯库拉大峡谷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深海生态区之一,纵深太平洋下1000米。你也许会问,在这么深的水下,人怎么样做才能拍到深海大乌贼呢?大家知道,大乌贼的天敌是抹香鲸,无论大乌贼藏到海底什么地方,专门喜欢吃大乌贼的抹香鲸总能找到大乌贼并把它吃到肚子里去。于是,深海探险队把一架可连续3小时追踪拍摄景物并带录音装置的摄像机,用吸盘固定在抹香鲸的脊背上,以期借助抹香鲸喜食乌贼的天性拍摄到大乌贼这种隐居深海神秘莫测具有传奇色彩的海洋软体动物的生活场景。拍摄完毕后,摄像机上的机载定时器就会指示吸盘减压从抹香鲸的脊背上浮出水面。就这样,深海大乌贼被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首次拍摄下来,并利用仿生原理来研制高速海下潜艇。如果你真想一睹深海大乌贼面容的话,你可以去美国史密森协会自然史博物馆,那里陈列着世界上惟一一只保存完好的大乌贼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