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迁川工厂联合会为请求暂免缴纳过分利得税重申理由呈

迁川工厂联合会为请求暂免缴纳过分利得税重申理由呈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以属会全体会员,对于该项处理标准,不仅在二十九年内毫无所悉,即至本年春季,亦瞢焉无知,直至报缴二十九年度直接税时,始由税局令知照纳二十九年度之过分利得税。其朝纳过分利得税,暮已全丧其产生此项利得之产业资本者,亦所在多有。

迁川工厂联合会为请求暂免缴纳过分利得税重申理由呈

迁川工厂联合会呈 渝字第二四六六号 民国三十年十月廿八日

窃属会前以内迁工厂暂免过份利得税之规定,突被取消,群情惶惑,曾具呈财政部,并分呈钧部、国防最高委员会、行政院,恳请分别令咨,准予继续暂行免缴,以恤商艰,而昭大信。兹奉财政部渝直字第7556号批示,内开:“呈悉。查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之征课……[3],遵照原颁处理标准,缴税为要。此批。”等因。奉此,属会似不应再行罔渎,致干咎戾,惟细绎财政部批示云云,实觉有不能已于言者,谨敢披肝裂胆,为钧【部】缕析陈之。

一、财政部批谓,直接税处颁布之《修正计征利得税对于战事损失暨内迁费用处理标准》规定,内迁工厂于内迁后,经营所获之纯益,已足弥补内迁所需必要费用,其已补足之最后一年,就其补足后之余额,依法课税。云云,于法并无抵触,于理尤属应然。等语。在属会会员愚见所及,颇觉与之相反。盖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条例第十四条,既有内迁工厂应暂予免税之规定,无不论“暂”字之涵义如何,然在政府既颁行此项法令,则自应酌予内迁工厂以相当免税之实益,以符法意。今按直接税处所颁布之处理标准第三条规定,竟将法律所明白赋予内迁工厂应暂免税之规定,完全取消。盖内迁所需必要费用云者,既称费用又属必要,则依照所得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之规定,其为营业收益之减除数,当属毫无疑义。费用既得依法自收益额中减除,则在费用之本身而言,已非征税之对象,而无庸纳税;既属毋庸纳税,似何有免税之可言。今揣直接税处之意,准许内迁工厂以其纯益补足其内迁所必需之费用,即以为工厂已得过分利得税条例所规定之免税实益,则直接税处依法允许纳税人从其收益中,减去其他各项之开支,亦可谓为给予纳税人以免税之实益乎?设过分利得税条例中无准许内迁工厂应暂免税之规定,直接税处其可令内迁工厂将内迁必要之费用,列作资产,而照纳所得税与利得税乎?按内迁费用之得在纯益额中尽先减除,乃所得税法令所规定之计税方法,今直接税处即以此项费用之减除,视为对内迁工厂所予之免税,虽欲谓为于立法原意并无抵触,似不可得也。

二、窃查取消属会会员工厂暂免过分利得税规定之《修正计征利得税对于战事损失暨内迁费用处理标准》,系由直接税处于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四日,以处令渝直所字598号,通令所属遵照办理。但查行政惯例,直接税处只能对其所属发布通令,而不能对于一般商民发布通令,其对于一般商民所颁布之通令,应以财政部布告之方式行之。是以属会全体会员,对于该项处理标准,不仅在二十九年内毫无所悉,即至本年春季,亦瞢焉无知,直至报缴二十九年度直接税时,始由税局令知照纳二十九年度之过分利得税。属会对于此点,窃有惑焉。(一)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条例,系由立法院所制定,经国府所公布,不仅全国商民应予服从,即政府官吏,亦似未便任意以命令将其变更。今直接税处以一纸对内之处令,而取消法律免税之规定,其所谓处理标准之决定,先时不仅未经非常时期立法之程序,抑亦未经财政部之公布。此在程序上言之,似未便认其为有效。(二)法律不溯既往之原则,为古今中外所公认。直接税处于民国二十九年九月所颁布之处令,即退一步从不溯既往之原则论之,至多亦只能于民国三十年内政府正式公布之时起,开始实行,似未便破坏法例,追溯既往,责令属会会员自二十九年一月一日起缴纳利得税也。

三、属会会员自问对于经济财政,虽少研究,然对于过分利得税之作用,如平均社会财富之分配,抑制国民经济之变态发展,亦所素知。所以对于此税之创设,竭诚拥护,不敢后人。惟以为欲达此项目的,则其课征之对象,似不能不有分析之研究。良以资本之性质,按照今日情形可分三种,即:(一)产业资本,(二)商业资本,(三)投机资本也。当此非常时期,资本之最有益于国家民族、军事国防者,当为产业资本。以属会观察所及,产业资本已日渐转为商业资本,而商业资本又已日渐转为投机资本。此无他,实以目前三种资本所得之酬报与其所冒之危险,已成绝对之反比例耳。夫资本必趋向于利重安稳之处,平时产业资本之运用,危险较小,故所得虽微,投之者不少,投机资本之运用,危险较大,故所得虽巨,投之者不多。今也不然。投机资本之运用,最为稳妥,其对象或为地产,轰炸无碍;或为货物,可囤积于安全之处;其交易则难于调查,其利得则无法稽核。至于商业资本之运用,贩运货物,转辗万里,车辆缺,走失又多,资力人力所费极多,且上有被炸之虞,下且有遭劫之虑,因是运用商业资本者,已有裹足不前之势。当局有鉴于此,因有提高其限制盈余成数之规定,以期吸引货物来源,以补内地物资之缺乏。然比之运用产业资本者之危险程度,尚有差也。考产业资本,不但有全部之危险,且工厂之设,须有定所,制造货品,须用人力,警报一发,计惟停工,停工损失,既多且巨。粮价狂升,工价随涨,虽极尽可能,终不及生活指数上涨之速。然此尚为工厂中之侥幸者也。不幸而遭受空袭,巨弹骤下,全厂顿毁,损失之巨,宁可言喻。即使万幸,于年终结账,获有超过20%之账面利益,但多朝不保暮,或仅为昙花一现。其朝纳过分利得税,暮已全丧其产生此项利得之产业资本者,亦所在多有。事实如此,无怪民间所有游资,几尽群趋于投机之途。举其最显著之现象,即为重庆比期之折息,竟有高至月息三分以上者,若以复利计算,更当不止此数。其所经营之业务,恐非产业资本之对象,而为投机资本之对象也。物价之如是暴涨,地价之如是狂升,非产业资本奄奄一息,投机资本欣欣向荣之现象乎?危害国家民族之利益,莫此为甚矣。属会会员不敏,以为政府欲运用税法,以达到平均社会财富之分酌[配]与抑制国民经济之变态发展,则其征课利得税之真正对象,似应为投机之过分利得,盖必须抑制投机资本,发扬产业资本,斯可达任务。否则虽不敢谓为扬汤止沸,然至少非釜底抽薪。抑制投机资本之方略若何,固无庸属会赘述,至发扬产业资本之道,似宜严守立法者特定利得税条例第十四条应暂予免税之规定,揣当时立法者之原意,实寓助长工业于免税之中。盖深知战时国库之能力,对于工业,难为积极而普遍之补助,因此为消极而特殊之规定,以减轻工厂之负担,俾为迅速之发展,以确立有关国防之工业基础,并使社会间之资本,自然群趋于工业建设之途也。

四、再查财政部批示,对于过分利得税第十四条“暂”字之解释,谓条例规定暂予免税之主旨,无非藉以弥补工厂内迁之损费,俾各厂休养生息。具见高瞻远瞩,为属会会员所蓄于心,于事而不能表而出之者也。因此只需研究(一)属会会员之内迁费用与战事损失,已否补足;(二)属会会员是否已得休养生息;(三)属会会员之生产能力,已否对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逾于需要,而不必再予奖励。兹敢不惮繁赘,复为分陈于次。

(甲)内迁损费之已否补足,窃谓决不能单独以账面前后所示之货币数字为估计标准,而应兼顾其事实上之资力为基础。例如有一工厂,由沪迁运生铁原料100吨至重庆,当时账面金额为国币10万元,转辗数千里,运抵目的地时,已损失其半,仅乘50吨,而其内迁之运费,又耗去6万元,是其内迁物资之成本与损费,共计11万元。再将此运到之50吨生铁,加上人工及制造费用10万元,制成机器若干架,以当时物价已见高涨,共计售得价额40万元,惟嗣后将此40万元重行补购生铁原料,以备制造机器之用时,市价已涨至每吨1万元,则仅得购40吨生铁矣。此时论其账面之数字,已达40万元,不但已补足其内迁损费之全部,抑且有巨额之剩余,较原投资本额26万元超过14万元。然论其实际,则原有生铁100吨,加耗内迁费用及制造成本,共计16万元后,反仅剩生铁40吨,此而谓已补足其内迁之损费,其去于事实,能不谓为过远乎。属会会员于内迁时所损失之机件材料,在账面数字言,因今日物价之高涨,容或于表面上较易弥补,但就实际资力言,其难于复原,无可否认也。

(乙)以事实言之,内迁工厂截至今日为止,不特未能休养,更未得生息,良以除上述情形外,兼空袭频传、损失浩繁,电流常断,工作无常,物价上涨,工资随增,运输不便,原料难致,粮价昂贵,觅购为难,比期息高,借贷不易,困难之多,罄竹难书。正如多病之身,在在足以致命,如是而谓已在休养,已在生息,稍明实情者,似不忍下此肯定语也。(www.zuozong.com)

(丙)值此非常时期,巩国防建设之国策施行伊始之际,区区内迁工厂之数,与其资本设备之量,实仅为轻重工业之种籽耳。即加上其他原有者及新兴者之数,与其资本设备之量,其去三年计划之标的,尚属远甚。事实足征,未敢为讳。《大公报》八月七日之社评与八日之专家谈话,对于英、美冻结我国人民所有之英、美货币与游资之吸引,均侧重于促进工业投资之论列。设对于条例第十四条特别指明之规定,切实施行,对于内迁工厂奖一掖百,更扩及于一般工厂,则游资将如水之就下,而群趋于轻重工业生产物品之途矣。至中央议决最高民意社会舆情之训示建议督促,当为主张提高课征,有碍国防建设,轻重工业发展之投机营利行为之过分利得,谅非主张提高课征,足以促进巩固国防建设之生产的轻重工业之利得也。

总之,属会会员工厂之内迁,原为破釜沉舟,共赴国难,转辗迁途,损失难计,现幸得在内地重振旗鼓者,系属硕果仅存。其生其减,原已置之度外,果为只图私利,则亦苟延残喘,忝守原处,何肯上体当局设会助迁之得意,下冒万险,狼狈周章间关万里,辛苦备尝,迁至内地,开工制造乎?再者,时值非常,国用浩繁,纳税为人民应尽之义务,属会会员,苟有细微之能力,自决不忍故意规避,俾合有钱出钱之义。惟尚不辞冒渎之罪,期期以为暂应继续保留利得税条例第十四条之免税规定者,实以属会会员过去内迁损费,实际尚未补足,喘息未定。而今困难重重,前途之危机四伏,非赖政府之继续奖掖,殊不足以资生存。为政府税源之培养计,为轻重工业之发展计,为七分经济之充实计,为国防建设之巩固计,法律既许属会会员以应暂予免税,虽未便延之永久,但亦应予以三年或五【年】之短期,俾各厂真能于弥补内迁损费之后,休养生息,似无将甫于二十八年施行之应暂予免税规定,遽于二十九年即被处令取消,而致暂字之内涵,若是短促之理也。

所有恳请暂时维持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条例第十四条,对于内迁工厂应暂免利得税之规定各缘由,理合具文,呈请鉴核,俯赐函请财政部撤销,或变更直接税处以处令所颁之《修正计征利得税对于战事损失暨内迁费用处理标准》,俾维持上述条例应暂免税之规定,以恤商艰,而昭大信,实为公德两便。除另呈国防最高委员会暨行政院、财政部外,谨呈

经济部

迁川工厂联合会主席委员 颜耀秋

[经济部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