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游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实施途径、形式也随音乐游戏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活动程序主要有下面三种。
(一)“示范——模仿——练习”的音乐游戏活动方式
1.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引出主题。
2.组织儿童倾听,熟悉游戏的音乐。
3.用容易让儿童清楚感知的方法演示游戏的玩法。
4.边示范,边讲解,边带领儿童游戏的方法帮助儿童了解和熟悉游戏的玩法。
5.组织儿童连贯地进行游戏。
(二)“先分解后累加”的音乐游戏活动方式
1.教师将游戏中占主要地位的歌曲或韵律动作分解出来,作为歌唱活动或韵律活动的材料单独作为一次活动,使儿童能够提前掌握。
2.在儿童复习歌曲或韵律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向儿童提供游戏中的玩法。
3.用类似第一种活动中的方法教儿童玩这个游戏,或者教师提供游戏中的其他材料,并以材料为线索,引导儿童共同创编游戏的玩法,然后通过反复玩这个游戏的玩法,逐步达到熟练掌握。
(三)“先玩游戏——后玩音乐游戏”的音乐游戏活动方式
1.教师将音乐游戏中的游戏部分抽取出来,让儿童学会玩这个游戏。
2.教师向儿童提供音乐,让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法自己将游戏过程与音乐的各个部分相匹配。
3.教师组织指导儿童跟随音乐练习玩游戏。
在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应准确、自然、富于艺术感染力,并善于观察引导,注意儿童个别差异,激发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和目的性,鼓励儿童发现、想象、创造,促使儿童遵守游戏规则,学习分工合作,互相协商。同时,指导语应准确规范、简洁生动,配合以生动的体态语,易于儿童准确理解。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游戏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2.结合实际简要说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
3.学前儿童音乐游戏活动的材料如何选择?
4.选择一首歌曲,并试着改编为一个音乐游戏。
案例
音乐游戏“火车游戏”(中班)
一、活动目标
1.能够不受欢快音乐的干扰,迅速辨别三角铁和鼓的音色,学习关注音乐中的细节。
2.尝试探索在听到音乐中三角铁的音色时迅速更换火车头,并与同伴配合创编火车钻山洞、火车爬山等动作。
3.尝试运用简单的学习策略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享受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俄罗斯民歌《火车》节选;《圆圈舞波罗乃兹》《水族馆》《摇篮曲》音乐伴奏;CD机一台;三角铁、小鼓各一个;手腕花5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共同跳《队列式集体舞》进场(音乐:《圆圈舞波罗乃兹》)。结束后幼儿站成圆圈。(www.zuozong.com)
(二)复习节奏游戏“开火车”,以火车开到火车站为情景将幼儿自然分为五列纵队。
(三)玩“火车游戏”
1.第一次玩游戏:根据老师敲击鼓的声音换火车头。
教师出示小鼓,请幼儿倾听鼓的声音,“听,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请小朋友以原地踏步的方式随音乐开火车,“当听到老师敲击鼓的声音时,说明火车头换了,站在第一位的小朋友听到后要马上换到火车尾去,由第二位小朋友当火车头。”如果小鼓的声音响一次,我们换一个排头。响两次呢?响三次呢?引导幼儿学会根据鼓声的多少迅速判断出需要换几个火车头。
2.尝试听出《火车》音乐中是否有三角铁的音色出现。
欣赏音乐:“老师为小朋友播放一段音乐,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听一听,在这个音乐里有没有三角铁的声音,如果你听到了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示。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来数数看,这个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
(在这里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就是他们仔细倾听三角铁的音色和音乐中出现三角铁配器的细节部分,培养幼儿有主动的听觉意识。)
3.第二次玩游戏:根据音乐中三角铁的声音换火车头。
“这一次我们来听着音乐里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换火车头。”方法同1。
(这里,让幼儿先听鼓的声音再听三角铁的声音,是因为皮质类的乐器比金属类的乐器声音更容易辨别。以上两个层次的游戏都要求幼儿站在原地游戏,目的是避免幼儿活动起来后情绪激动不能去主动倾听。)
4.幼儿分组讨论、创编火车钻山洞、火车爬山等动作。
(1)“火车会开过很多地方,大家想想看,火车会开过哪些地方?”(钻山洞、爬高山、弯弯曲曲的小路等。)
(2)“你们会怎样表现呢?请你们与小组的同伴们一起试试看,一会儿看哪一组的小朋友编得最有意思”?
(3)幼儿分组创编,教师指导。
5.第三次玩游戏:要求幼儿能够在音乐中小组配合即兴表现“火车将要开向哪里去”的动作,并能够随着音乐中三角铁的声音更换火车头。
(1)幼儿分组猜测音乐结束后应该是本组的哪一位幼儿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作火车头?并让这
名幼儿戴上手腕花。
(此环节是数学教育中序数概念的渗透,音乐中三角铁音色共出现了八次,应当是每组的第四位幼儿戴上手腕花。)
(2)玩游戏,教师检验每组幼儿倾听情况。如果此组幼儿听得正确的话,音乐结束后,戴手腕花的幼儿将是下次音乐开始的排头。
(增加此环节是因为这里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个挑战,幼儿又要合作创编动作,又要用耳朵倾听音乐游戏,容易顾此失彼,加入小花的评价,可以吸引幼儿更专注地倾听。)
(3)讨论:如何才能使自己既听得准确,又能在自己当火车头时创编出有趣的动作。
(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学习策略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例如,我们可以更安静一些;我们可以提前把动作想好;我们可以脚步声更轻一些等,这一环节不要求幼儿能说得很好,只要他们有思考的意识就好,毕竟学习的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四)复习游戏“雪人化了”(音乐《水族馆》),教师演唱《摇篮曲》,将幼儿高涨的情绪在游戏中自然稳定下来。自然结束活动。
(河南省郑州市教工幼儿园 门少娟供稿)
【注释】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3.
[2]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8~192.
[3]幼儿音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53.
[4]张希清,郭忠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186.
[5]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