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

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室内健身体育的出现有利于体育的全民参与程度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建筑无疑为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而室内活动时间的增加使人们趋向选择室内的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一种必然。

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

一、室内体育健身活动概念辨析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建筑文明的发展极大地优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拓展了人们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为体育健身活动从室外转入室内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室内生存环境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然环境对人类体育健身活动的限制,给人类体育健身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室内生存环境的优化又激发了人类对体育健身活动内容的创造。换言之,建筑文明的发展是推动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变迁与活动内容丰富的重要力量。

建筑不仅在物质层面上解决了人类生活环境的实际问题,更在精神层面上满足了人类的审美情趣,但建筑文明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与自然的接触。远古时期,原始人类靠自然掩体过着洞居生活,从那时起,人类便踏上了改造居住生活环境的征程。基于克服自然环境的无常变化、野兽侵袭等实际问题,人类建筑的首要功能是实用,而随后建筑逐渐与艺术审美等内容结合,建筑审美功能逐渐体现。

然而,现代建筑文明的高度发达,使得世界上大多数人脱离了室外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是近代工业文明、信息时代的出现,将全世界绝大多数劳动者带入了室内工作的“牢笼”。对很多现代人而言,户外体育锻炼已成为一种偶尔的奢侈。闲暇时间,驱车穿越拥挤而庞大的城市群,找一处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且具备一定体育健身设施的场所进行锻炼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室内体育健身活动,实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另一层面来讲,室内健身活动必然要承担起拯救被建筑包围下人们躯体与精神的责任。

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健身运动转入室内,室内性逐渐成为现代健身活动的重要特征。发达的建筑技术给体育运动室内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现代科技为体育活动的室内开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对室内体育运动场所的空气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定向控制)。当今大部分体育活动都能搬到室内场所来进行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这就促成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视室内体育活动为重要的锻炼手段。

当今人们对体育诉求的多元化,也引发体育价值功能的变迁,体育之于人的健身、娱乐功能,是大多数现代人对体育的最主要诉求。社会对体育的首先要求是社会个体参与的广泛性,只有大多数社会个体的共同参与,体育的深层次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展现。这样看来,竞技体育是运动天才展示人类运动极限的“舞台”,大众体育才是大多数人的“健身娱乐场”。而室内健身体育的出现有利于体育的全民参与程度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基于对室内健身活动的认识,编者认为,在一切人造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以娱乐身心、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身体锻炼行为统称为室内体育健身活动。在这里我们主要突出体育健身活动的3个最主要特点:第一,室内健身活动目的有别于竞技体育的“更高”、“更快”、“更强”、娱乐身心、强健身体是室内健身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室内健身体育活动最大的特征就是以追求身体强健为首要目的;第二,室内健身活动场所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特征,主要是比较封闭的场馆,如健身房、篮球馆、壁球馆等,也包括半封闭的有封顶的体育活动场所;第三,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一般是指人造的场所,有些体育健身活动虽然也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场所进行,但是该活动不在人造的场所内,仍不属于室内健身运动的研究范畴,如带有健身目的的潜水、溶洞内漂流、溶洞内的探险等在封闭的自然环境下的体育健身活动。

二、现代室内体育健身活动成因

(一)催生于高度发达的建筑文明

人类建筑文明的发展无疑是推动体育健身活动从室外转入室内的最主要原因。建筑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功能与能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功能激发了人类在建筑方面的创造天赋。凭借建筑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类抛弃洞穴流向村落,再由村落涌入城市。而人类的大部分活动地点也从室外转入室内。建筑无疑为室内体育健身活动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影响着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把体育健身活动的地点选在室内已成为当下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一种常态化选择。

据统计在全球70多亿人口中,至少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之中,数量如此巨大的人口分布在城市的结果使人类室内活动时间大大超过以往。而室内活动时间的增加使人们趋向选择室内的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一种必然。人们意识到体育健身对人的重要性,限制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投身于室外的体育锻炼之中,在楼宇林立的城市之中,室外身体锻炼的场所显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体育健身需要,体育健身活动不得不转入建筑物内部进行。建筑文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人在从事体育健身时与大自然联系的同时,也为人们体育健身活动拓展了极为丰富的空间,使体育健身活动不仅从内容上而且从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室内场地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一系列更为优质的声光电等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体育健身活动的效果。

(二)囿于生活工作环境

工业文明机器的大量使用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囿于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方式的选择。(www.zuozong.com)

首先,机器代替人工完成了大量的室外劳动,农业生产所吸纳众多劳动力被大量缩减,众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转入城市,工作地点从室外的农业生产转入室内的工厂劳作。工人在工厂内主要参与“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长期相对单一且重复的劳作严重地影响到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克服因工作方式改变而造成的健康问题,工作间歇人们将目光转向对室内健身活动的关注就成为一种必然。现代工厂也极为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都会建有供职工锻炼身体的体育场所,方便工人体育锻炼,进而提升工人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伴随工业文明的持续,信息时代如期而至,致使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脑力劳动者数量增加,室内办公场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激增,室内办公成为当代人工作形式的主流。长期伏案的办公方式造成人类健康状况的恶化,缺乏必要的运动成为罪魁祸首之一,人们不得不再次求助于身体锻炼以对抗日益亚健康化的身体。在办公室做健身操,在下班后走进健身房,在家借助健身器材进行锻炼等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人选择体育健身的重要方式。诚然,户外体育健身是较为理想的健身方式,但限于场地设施、天气、时间等原因,人们不得不选择室内体育健身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室内体育健身活动方便、简单、适合当今工作人群的优势逐渐凸显。

(三)更好地满足体育项目开展条件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优化,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量涌现,这些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追求更好地开展效果不得不对体育活动的场所进行积极改造。这种改造过程逐渐影响到了体育活动的开展规则,很多体育活动逐渐将室内视为最主要的开展场所。

人类室内活动不仅扩展了人类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也极大地丰富了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创造出了更多的体育健身项目。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意识到体育对人的锻炼价值,体育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逐渐渗入到教育、艺术、卫生等领域,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但自然环境的变化无常给日常的体育活动开展带来诸多限制。于是,人们把体育健身活动从室外引入室内。整体而言,大多数室外开展的体育活动都能放入室内开展。

人类又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将室外体育活动引入室内的简单迁移,而是在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时创造出了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英国的贵族不仅将室外网球搬入室内,更是在网球运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乒乓球运动;美国人在上体育课时因为一场雨被迫转入室内,苦思冥想后用一个篮子挂在墙上的办法发明了篮球,人们玩腻了室外风筝又将风筝放进了室内,形成了室内风筝,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建筑文明的发展使很多体育活动走进室内,在这个过程中体育项目的种类、开展规则等内容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批室内体育运动项目,有些室内体育项目又被拉到室外,不断丰富着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的项目,如壁球、羽毛球、台球、保龄球等。另外,为了满足举办体育赛事、提高运动成绩、参与方便等需要,很多体育项目都被放到室内进行,如跳水、篮球、滑冰排球体操等。简而言之,大多数体育项目放到室内进行的原因,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该体育项目的开展及满足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参与的现实需要。

(四)克服自然环境局限的需要

自然环境的无常变化给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人们在天气不好的时间段把体育活动放入室内,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在室内进行体育运动避免了天气对体育运动开展的不利影响,延长了体育运动的时间,延伸了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有效地降低了自然环境对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干预。

首先,室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极端天气的出现,加之季节的变换,一年内适合开展室外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较少,人们参与室外健身活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室内较为稳定的环境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开展条件,这是体育健身活动在室内迅速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其次,现代的人的工作时间较为固定,大多呈现“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规律,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工作日的时间内,白天难以有较多的时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下班后,在晚上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作人群的选择,而晚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室内,这给室内体育健身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员支持。另外,随着全球化工业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大敌,如雾霾天气必定会延阻户外运动的脚步,在空气污染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参与户外运动对大多数人而言必定没有多少吸引力,在室内参与体育锻炼诚然不会完全避免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影响,但至少会降低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程度。因此,基于克服自然环境局限的需要,将某些体育活动搬到室内也是室内体育活动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

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体育产业已经渐露头角,在很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超过某些传统行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体育产业以其可持续、低污染、吸纳众多劳动力等优势得以迅猛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的是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人们出于健身、娱乐、休闲、审美、教育等目的对生活中的体育竞赛、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在户外体育运动场所有限的前提下,室内体育活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将体育活动搬到室内更能满足某些运动项目的开展需求,不仅能提升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更能为体育活动的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提供极大便利。

体育赛事出于更好的提升运动成绩以及赛事举办的效果(主要是提高赛事举办的经济收入、提升赛事影响力、改善体育赛事举办环境)等目的,将很大一部分体育赛事引入室内,这给室内体育活动的发展创设了室内氛围,为室内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能承接大型赛事的室内网球场、室内攀岩馆、室内游泳馆、室内自行车馆、室内田径馆等室内体育场馆的出现就是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的产物。另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体育产品及服务,为了刺激人们对体育产品的消费,很多体育产品在设计之初就故意迎合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室内性,如各式各样办公室健身器材用品、家庭健身器材用品应运而生,这也潜移默化地促使体育活动的室内化,进而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室内体育运动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